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近年来考古的重大发现?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文博与考古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9 史前   遗址   考古发现   发现   文化

因基建考古而被唤醒的还有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2017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太子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并最终确定这里是金代金章宗的行宫遗址。这处遗址因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基建项目得以重见天日。可以说古老的太子城与现代奥林匹克结下了一段“冰雪奇缘”,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也成为奥运历史上场馆建设与文物保护相结合的新典范。

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为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从而实现“考古前置”为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保驾护航。让“要动土、先考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现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相得益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为田野考古提供着不竭动力。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地渗透并融入考古学:

无论是应用于考古调查、测绘,大幅提升区域地理与环境信息采集科学化、便捷化的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低空拍摄技术、机载激光扫描遥感技术;还是通过浮选、采样、检测对出土遗物进行碳十四测年、同位素分析、微痕分析、古DNA分析;抑或是后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无不显示出科技考古的深度介入融合。

有学者形象地说:“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用科技手段可以让考古材料‘说话’。”诚然,当前能否在考古学研究中更加广泛、有效地运用科技考古方法,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考古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尺。可以说,一次次考古发掘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始终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工作理念。发掘区不仅覆盖有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还配建了数个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除了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还有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科技公司,组织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形成了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致广大而尽精微,开创了多学科开放性考古工作新模式。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公布,进一步强化了法律保障。截至目前,我国已确认241处水下文物点,北礁沉船遗址、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华光礁沉船遗址、金银岛沉船遗址、珊瑚岛沉船遗址等5处水下文物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划定水下文物保护区,定期开展文物执法和联合巡查,有效保障水下文物安全。

201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从此我国拥有了专门、独立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2019年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交付使用,从此告别了租用渔船时代。

据悉,“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取各类遗物18万余件(套),为了解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甲午海战沉舰遗址调查已经发现并确认了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多客观而真实的资料,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物教材。

十年来,我们让考古以新面貌走进大众视野,让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为社会共享,更好地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机制逐步健全,通过进展工作会的方式向媒体通报最新成果,向社会公众普及正确、科学的考古学知识。如今“考古中国”成果发布已常态化,已推介50余项考古新发现、新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在一定时段内引领着学科发展方向,塑造着学科内涵的精神特质。它不仅是考古工作展示与宣传的窗口,更是考古人塑造公众形象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尝试通过引入网络直播、新媒体平台推介等方式,打造“云考古”理念,与考古爱好者及时分享“十大考古”终评会的精彩内容,人在家中便能享受一场考古知识的饕餮盛宴。

从力求讲好考古故事的《中国考古大会》到春晚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技惊四座,文物考古掀起的热度一直在发酵。仔细想来,“考古热”的本质其实是公众对中华文化热爱的体现。考古热让考古走进公众视野,激发群众对文物背后故事的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相关阅读:

  • 深海下出现巨大“水下宫殿”,科学家惶恐不安:人类的警钟
  • 仅打6场!英格拉姆季后赛得分
  • 地球是否被精心设计过?1万年前的洞穴壁画,能揭示答案吗?
  • 史前9米翼龙“死亡之龙”出土
  • 这头霸王龙有点拽,盘它:《史前星球》全网首发国语配音版
  • 南极史前文明1:神秘古地图揭示冰层下的秘密
  • 外媒:地球曾遍布史前巨兽,为何现在巨型动物不多了?
  • 新发现的非洲一种史前无脊椎动物化石,被命名为“泽连斯
  • 小超梦再次上演碾压对局!史前巨鳄18分钟打的对面直接投
  • 史前最大的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体长17米体重24吨)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