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考古热”也进一步激发了考古工作者讲好考古故事的热情,他们求创新、谋发展,更加主动参与公众考古活动,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夏令营、考古研学游等活动更加多样,考古进课堂、进社区更加普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十年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要保持考古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中国考古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大量人才。
为此,高校文物考古及相关专业各个层级学生的招生规模有所扩大。以高校田野考古实习为重点,推进高校考古专业教学质量提升,2019年、2020年国家文物局连续召开两届全国高校田野考古工作座谈会,2021年印发《高校田野考古实习方案编制指南》,为高校开展田野考古实习教学提供指引。国家文物局会同教育部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考古人才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职人员培训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岗前培训班、从业人员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相结合、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培训教育模式。“夏文化考古研究”研修班、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研修班、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满足了各领域、各研究方向的考古人边发掘、边研究、边讨论,力争取得学术突破,积极投身相关领域考古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制约中国考古发展的编制之“结”也在渐渐打开。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纳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物大省大市考古机构的人员编制大幅度增加,有效缓解了基层人员不足的压力。
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已有中国人民大学等24家考古机构、高校被授予考古发掘资质,全国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91家,现有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2194名,在编制外聘用各类辅助考古技术人员近4000人,已经具备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考古工作队伍。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积极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2016年至2019年我国32家相关机构赴国外开展联合考古项目36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21个国家和地区,与40余家国外考古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等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2022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等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乌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我们要扩大媒体、教育、卫生、文化、旅游、新闻、考古、地方交流等领域合作”。自2012年起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明铁佩遗址先后进行了七次考古发掘。揭示了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大型城邑的基本格局,充分展现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
离开“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考古人又走进了古代海上交通要道。2018年3月,中沙联合考古项目——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工作正式开始。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更名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的考古队员,冒着酷暑,进行调查与发掘。整个塞林港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分为南部建筑区和北部墓葬区。考古队在建筑遗址区发现四处台地,清理出用珊瑚石垒砌的墙体等遗迹。发掘、采集了包括中国宋元时期青白瓷与青瓷片、明清时期青花瓷片,以及青铜砝码、阿拉伯陶器与釉陶、波斯釉陶和玻璃器残片等在内的较多文物标本。塞林港遗址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地处红海之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这些发现无疑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塞林港遗址的解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神州九万里、华夏五千年。非凡十年,成就斐然。脚踏这片古老的土地,寻真远去的历史烟云,依旧令人回味无穷。中国考古人“凭实力”骄傲,十年中有变与不变、有感动与感谢,有坚持与坚守,考古人坚毅而勇敢的奋斗身影得以清晰勾勒,他们汲取力量而勇敢前行。中国考古的脚步不会停歇,进入黄金时代的中国考古,将迎来新气象、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