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今天,美发行业的男女比约为9:1。有人在唐馨的社交账号下评论,“我特别需要女理发师,现在的理发师基本都是男的……”这条留言得到了72个点赞。在微博,也常常有用户分享理发失败的吐槽。一位女网友被男理发师剪错刘海之后,认为男生很难get到自己的审美点,发出了哀嚎,她写道:"世界需要女Tony!"
作为有近30年理发经验的老理发师,冉素丽也感受到了行业里"好像女孩子越来越少了"。
来自重庆酉阳山区的她是最早的那一批北漂。1989年,16岁的冉素丽听说政府有扶贫帮助,提供去北京打工的机会,就跟着一批年轻人离开了山区。"那个年代出来,转了不知道好多趟船和车,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稀里糊涂就来了北京,感觉像被人贩子卖了一样。"
来到北京后,她开始找工作,在厂里做零件,餐馆端盘子,批发卖服装,攒些钱后开了玻璃雕刻厂,但因为没有文化,"被人骗嘛",厂子也没能开下去。后来,她打算学一门技术,1995年,她用所有的钱去报了美容美发的班,一共6000元。她选择了把理发当做谋生的手艺。
半年后,冉素丽技术学得差不多了,她找到了一位"师傅",开始做学徒,那个年代,学手艺都要非常虔诚,"我得给他做好吃的,天天都哄着他,还得跟他交钱。"
在90年代,冉素丽想要混出来,得承受巨大的行业压力。"一起学的人很多,但最后开店的不多。那时候理发名声也不太好。"那个年代,理发师不算是一个体面的职业,而对于女性来说,她们还要额外承受"发廊妹"的偏见和暧昧揣测。
好在冉素丽活泼开朗,也能吃苦。在理发店打工不到一年,店老板看她干得不错,把海淀区一家做不下去的理发店盘给了她。冉素丽生意做得不错,但不到一年,这家店就拆迁了。"拆迁让我手里有点钱了,然后就从海淀那边开到这边来了。"冉素丽后来招过四五个小工,只招女性,与她们同吃同住。到现在,还有一位也来自重庆的阿姨仍在跟着她干活,冉素丽也包吃包住——这也是那个年代延续过来的规矩。
冉素丽的店里只有女性帮工,都是那个年代学理发认识的好姐妹。她们中间,有人已经不做理发行业了,但手未生疏。"她生了孩子之后,就有几年没做剪发了,现在做美容了。"冉素丽介绍店里一位周末常来帮忙的阿姨,她在店里利落地为男士剪发,15分钟就已经剪完三位顾客。她没有系围裙,只身着一身常见的粉色的美容院工作服,看得出眉毛纹过的痕迹,嘴上还涂了深色的口红。
今年20岁的林杰,初中毕业就开始学美发,当了6年理发师的他,见过的年轻女性理发师屈指可数。他读的职高美发班里,一共三十多个学生,只有四个女孩子。按照正常的晋升路径,从进入行业开始,要经历学徒—助理—发型师的过程,在中间,快的一年,慢的需要三四年,而一开始基础学徒能做的就只有洗头。他在职高的女同学们会选择上手周期更短,也更为轻松的美甲、美容行业。
"药水、染发剂,会对女生有点伤害。而且再比如说一个女生她到二十七八了,她已经做到了开店这一步,她得结婚、生孩子,这种情况下她就得回家,待一年的话,她之前积攒七八年的顾客就没了。"林杰的观察是,当女性理发师艰难完成晋升,走到理发师的金字塔尖的时候,结婚生子会让她丢掉原本积累的回头客,顾客链断开,事业无异于从零开始。
"也有特别厉害的女生,自个当老板,手底下雇五六个员工,也就不会愁这些单子了。"
有很多女孩给她私信,说自己也想转行,能不能也来干美发行业,唐馨给出了否定的意见。"我其实不会鼓励女孩子来这行的,我很心疼女孩子的。我会跟她们说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没有热爱,你不要来。"
唐馨注意到,在自己上课的班,三十五个人同学里,只有两三个是女孩。但她能够理解这种失衡的行业性别比,在她看来,女孩子脸皮薄,很难在理发师与顾客的交流中掌握主动权,"平时来一个大爷、一个大叔、一个阿姨、一个小学生,一个高中生,或者来一个旁边店里的老板娘,你能不能跟人家沟通?沟通还只是第一步,你还得自然地拓客,能够把客人留住。有的男孩子天生就能瞎聊瞎侃,但女生总得来说没有那么外放。"
生理层面的"难受"也是需要突破的。理发师在理发过程中需要久站,一般的理发师工作一天十多个小时,每一项操作都非常机械枯燥,初期的学习阶段也有着动手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