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9.5的曲配4.7的片?他想哭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09 想哭

《小时代1》火了两首歌,一首是郁可唯的《时间煮雨》,另一首则是苏打绿的《我好想你》。

你说郭敬明的眼光好?

肉叔觉得,可能更多的是他比较好运。

一首那英的《默》,一首王菲的《匆匆那年》。

你能说黄斌和张一白的眼光好?

我看,其实还有机缘的关系。

人在选歌,歌也在选人。

当时钱雷作了《默》的曲,发给身在美国的高晓松,高晓松一听,好,于是找了另一位他看重的作者填词。

词一出,高晓松一看,一拍大腿,呵,这词流露的不就那英该有的情愫嘛。一拍即合,音乐制作组3天完成电影全部音乐制作。

命中解不开的劫是你

比起歌词的"放",在演唱上技法上,那英选择了"藏",将岁月沉淀后的人生经历压缩在歌词中,断句,尾音,留白,以克制的方式演唱,一个"默"字兼具沧桑与孤寂感。

最后连MV也贯彻了"藏"的风格。

然而,MV有多么克制,电影正片就有多么的浮夸(油腻)。

MV里的电影片段是这样的。

词简单,但旋律配上王菲的嗓音,凭借高潮段的循环反复。

高潮段,红着眼和红着脸连接青春与当下两个时空,遗憾与缅怀交织。

而电影呢?想借网剧的东风却沦为了烂俗慢镜头频出的疼痛青春文学。

电影没书写出来的青春懵懂和遗憾,王菲用音乐谱写。

盘点了10首歌,肉叔有没有炸出你的旧歌单呢?

你可能猜也猜到了,没错,陈奕迅。

其实盘点了这么多,不免疑问,剧组都花大力气请人,甚至连天王天后都请来配OST了,为什么不好好打磨片子内容本身?

那段时间出现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里。

但之所以烂片里的神曲那么抢眼,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在其反差感,以及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你总会为其鸣不平。

就像你在烂片里看到一个演技出色的演员一样。

但如果这个演员出现在一部佳作里,你只能觉得,这是相得益彰。

同是梁朝伟,一个是《色戒》,另一个是《摆渡人》

在制作一部电影,需要经手制片人,监制,导演,摄像,美术,编剧,后期制作,审核等等。而一个片子最终的成效绝不是一方的结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制衡配合。

《默》的音乐主创人员四人,音乐总监,钢琴作曲家,作词人和现代舞指导,完成大部分音乐工作。

一旦"中奖",那获得的回报将是无法想象的。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体面》MV发布后,《前任3》想看数据达到了顶峰。

所以说,上映时,主题OST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剧情推波助澜,如一支强有力的催泪针。

而上映后,影视的OST可以作为电影的辅助物料,进行二次宣传。

伴随影视IP在影视音乐的生产制作及营销传播投入的增长,2020年影视OST总产量保持上升趋势,同比2019年增长43%。其中影视剧OST数量同比涨幅达到47%,电影OST同比增长19.4%。

肉叔想起了大名鼎鼎的久石让。

说是当年,姜文费尽心思吵了一个月,才让他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以至于后来又把主题音乐用在了《让子弹飞》中,两次。

而让姜文大跌眼镜的是,2020年,久石让为另一部华语片写了足足34首配乐。

据说,片方甚至为此组建了一个39人的交响乐队。

当时肉叔听完这34首配乐的感受是——

你知道这是哪部"幸运"的电影吗?

而是神曲,总是会"不小心"被烂片给"买"了去。

毕竟,谁让咱烂片的比例这么高呢?

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Tj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为什么感到孤独(感到孤独想哭怎么办)
  •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压抑(觉得心里特别压抑想哭)
  • 心情为什么总是很低落(情绪突然低落烦躁想哭)
  • 羽毛球女队卫冕失败!“她累瘫躺地的那一刻,我好想哭啊!”
  • “她累瘫躺地的那一刻,我好想哭啊!”
  • 看这些落魄的港星?我真的想哭是什么歌 看这些落魄的港
  • 为什么人在疲惫的时候容易情绪失控焦虑 为什么人在疲
  • 萌娃听《世上只有妈妈好》嚎啕大哭,妈妈:又想哭又想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