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就一个试玩版?你们厂商怎么能整出这么多活?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10 这么多   试玩版   厂商   能整出

这种局面直到 CD 的出现才被打破。大容量、成本低廉的 CD 不但可以装下体量庞大的大型游戏,也能在一张盘里塞进好几个游戏的视频或者试玩。

NEC 在 1988 年推出的 PC Engine 是世界上第一台搭载 CD-ROM 的游戏机,所以在 1991 年为了宣传《天外魔镜 2》和《英雄传说》,他们推出了一张包含两个游戏体验版的合集 " 超级 CD-ROM² 体验软件 "。然而和我们理解不同的是,这个体验版 CD 是需要玩家付费购买的。

至于试玩版营销思路被彻底转变,还要等到 PlayStation 时代,索尼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游戏的试玩是宣传营销的绝好方式。

于是每台 PlayStation、每本索尼官方杂志都附赠一张 PS 试玩 CD,里面包含了大量索尼第一方游戏的试玩和演示视频。1997 年的索尼试玩游戏 CD 里包含了《铁拳 2》《山脊赛车》在内 15 款游戏的试玩,而且理论上来说都是免费的。

对于当时许多囊中羞涩的玩家来说,免费的就是最好的,这种先玩后买的体验无疑是业界之光。尽管试玩的只有游戏一部分,但是玩家可以翻来覆去玩上很久。而对于厂商来说,许多新 IP 游戏因为试玩而获得了不少潜在受众,达到了理想的宣传效果,算是种双赢。

一张有十几个游戏试玩的 CD 对当时的玩家来说确实能玩很久

索尼和世嘉这样的主机巨头通过试玩版不断地推广自家游戏,某些第三方大厂更是看到了试玩版的另外一层商机,那就是用热门游戏的试玩当作宣传资源来推广其它游戏。

在这一招上,当年还没有合并的 Square 算得上是 " 惯犯 "。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 Square 和梦工厂合作的格斗游戏《Tobal No.1》里面包含了《最终幻想 7》体验版以及《最终幻想战略版》和《武士道之刃》的演示视频。很多玩家吐槽这是 " 买试玩送游戏 ",而这个 Square 自家的格斗游戏也因为这个分量十足的体验版卖出了 60 多万份的成绩。

但实际上 Square 高层对《Tobal No.1》不是很满意,因为谁都知道玩家都是冲着《最终幻想 7》去的。而 Square 对《Tobal No.1》的期望是要它在《铁拳》《真人快打》称霸的格斗游戏领域站稳脚跟。于是《Tobal No.1》的续作在没有最终幻想光环的情况下,只在日本卖出了 30 万份,Square 甚至连欧美版都懒得去折腾。

1998 年《寄生前夜》就比《Tobal No.1》争气的多,Square 随游戏附赠了一张 Square 自家的试玩合集,其中有《最终幻想 7》《异度装甲》《武士道之刃 2》等玩家期待的试玩。《寄生前夜》的销量和影响力也算是没有辜负 Square 的期望。同年的另一款 ARPG《武藏传》附送的 Square 合集 2 倒是只有一个游戏的试玩 --《最终幻想 8》,也是为游戏添加了不少热度。

可以说在利用试玩宣传游戏这方面,Square 是拿捏的稳稳的。最终幻想系列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每代的试玩几乎都被 Square 以及合并后的 SE" 物尽其用 ",用来给一些新 IP 造势宣传,颇有种娱乐公司大师兄带带小师妹的感觉。这种对试玩重视的传统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的 SE,无论别的厂商怎么样,SE 自家的游戏必然会出试玩 demo 供玩家提前体(bi)验(lei)。

当然并不止是 Square,许多日厂都有炒作热门游戏试玩版的传统。小岛秀夫曾经在《合金装备 2》发售前 6 个月就制作了游戏试玩,放在了另一款科乐美游戏《终极地带(Zone of the Enders)》里。《终极地带》本身也是一款由小岛秀夫担任制作人、新川洋司负责美术设计的机甲动作射击游戏,但是因为《合金装备 2》的试玩过于吸引人,导致游戏本身又成为了试玩的添头。人们追着热门蜂拥而去,却忽略了本该是主角身上的潜力。

《合金装备 2》的试玩被许多人认为是史上最佳试玩

游戏试玩因为 CD 的普及越来越火爆,玩家买各种各样的杂志得到更多的试玩光盘,而厂商们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收费试玩。PS2 时代,索尼推出了特殊的 PlayStation Underground 会员,交纳 9.9 美元你就能收到 2 张 CD,其中有各种游戏开发幕后花絮、制作人访谈、游戏作弊码,当然最重要的是各种游戏的试玩和演示。

加入主机战争的微软也紧随其后推出了 Xbox Exhibition Demo Disc 系列,相比索尼,微软的这个收费试玩系列价格更便宜些,还有些独占的内容,甚至还 " 意外 " 地在某一期里送了完整的《Capcom vs SNK 2》游戏。两个巨头之间的竞争颇有些当年 PC 杂志买磁带送杂志的感觉。

然而无论是 PlayStation Underground 还是 Xbox Exhibition Demo Disc,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倒不是因为收费试玩不得人心,而是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一切。

相关阅读:

  • 比特币为什么会跌(今天比特币为什么跌这么多)
  • 今年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多(今年房价涨了没有)
  • 金刚多少瓣 多瓣金刚现在怎么这么多?
  • 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我竟在社区群里品出了这么多味道··
  • 威金斯:库里他们当时都在抢地板球,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 一起读了这么多书,我们决定建个“云书房”|周到“宅家书
  • 吴金贵:汪海健配得上这么多出场时间,我们目标还是保级
  • 冬奥场馆开放后氛围拉满 原来“冰立方”还有这么多好
  • 水庆霞:日韩女足均有改变,希望不要给中国女足这么多压力
  • 这次“刷屏”的罗晋不油腻了?本尊回应:油不油我没考虑这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