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年度催泪瓦斯电影,提前准备好了一打纸巾。
结果带着妈妈去看《妈妈!》,泪腺向来对阿尔兹海默症题材无法招架的我俩都没哭。
打开手机一刷,清一色的「感人」「泪奔」「破防」,看得我都快怀疑自己铁石心肠了。
前不久84岁的主演吴彦姝摘得北影节影后奖项,更是吊足了不少观众的胃口。
女性含量极高的团队,将镜头聚焦于中国银幕上少见的中老年女性身上,制作了一部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女性电影。
近些年在家庭伦理剧摸爬滚打的吴彦姝和奚美娟,多半饰演和蔼可亲的国民奶奶以及苦大仇深的严厉婆婆,角色与角色之间并未存在多少能让她们发挥演技的突破空间。
《妈妈!》的确给予了中老年女演员再就业的契机,并且直接让两位老师挑起大梁。
不能因标榜全女性团队,就只夸不批。
母女关系探讨不如《秋日奏鸣曲》,阿尔兹海默症笔触不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老年女性关照不如《桃姐》,知识分子困境描述不如《归来》,甚至逊色于导演前作《春潮》。
即使是两个神级演员,也拯救不了这部所谓女性电影的华而不实。
在山清水秀的杭州,栖居着一对高龄兼高知的母女。
65岁的女儿冯济真(奚美娟 饰)曾是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兼图书管理员,工作一丝不苟,连背影都是板正严谨,很像记忆里那些不苟言笑的教导主任。
而85岁的母亲蒋玉芝(吴彦姝 饰)虽为退休文科老师,却是个调皮贪玩的老顽童。
女儿饮食单调,咸菜白粥,妈妈则变着花样吃饭,时不时还逗一逗有点呆板的女儿。
不服气的老母亲干脆也写了张便签,留下"不爬也会死"的任性字眼。
深夜不小心跌倒时,她就故意躺在地上假装昏迷吓唬女儿,看到对方惊愕反应后再狡黠一笑。
直到病魔的降临,让这对母女暂停了欢喜冤家式的打打闹闹。
不是年迈的女儿照顾更年迈的母亲,而是更年迈的母亲照顾年迈的女儿。
困在时间里的,不是85岁的母亲,而是65岁的女儿。
这是本片切入亲子关系的新奇之处,也是讲述阿尔兹海默症的独特角度。
不同于《春潮》里金燕玲和郝蕾剑拔弩张的母女关系,这次杨荔钠倒是柔和了很多。
从女儿得知自己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后,影片的基调便趋于温暖治愈。
她趁自己清醒的时候去银行将全部财产转移给母亲,并将其送至养老院以防其老无所依。
不明缘由的母亲嗔怪道:"我该怎么理解,是遗弃还是惩罚?"
犹豫了片刻,有苦说不出的女儿回答:"是帮忙。"
安顿好母亲的女儿回到家中,让满墙的便利贴对抗自己逐渐产生的遗忘症状。
而养老院的环境很美,面朝大海,但是寄存不了母亲对女儿的依恋。
无奈的女儿只好道出患病的事实,害怕失去自理能力的自己无法再照顾母亲。
楠楠自责的母亲感慨:"真希望这病是我得的。"
女儿默默回应:"其实我也没有准备好。"
两人的角色发生了对调,女儿像个小孩一样各种捉弄母亲,生气了还咬人。
而耄耋之年的母亲开始强身健体,锤炼厨艺,贴心照料生病的女儿,并无怨言。
在相依为命的母女之间,固然是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温情时刻。
当女儿失禁时,母亲擦去地上的尿迹,好像在拾回女儿的尊严。
她紧紧依偎着无助的女儿,轻柔地拍了拍她。
逛超市时,行为乖张无序的女儿被误以为是小偷。
向来优雅的蒋玉芝失控了,她像母狼一样反击伤害幼崽的男人。
"我女儿不是小偷,她只是生病了。"
她们在大街上肆意地奔跑,不顾外界投来的异样眼光,任购物袋里的商品掉了一地。
而冷酷的病魔一步步地吞噬着冯济真,终有一天她也失去了关于母亲的记忆。
妈妈明明在身旁,却念叨着要去找妈妈。
"我做你的妈妈已经六十多年了,我不白忙活了"
母亲即使错愕,也依旧将委屈憋在心里,守护着唯一的女儿。
视听语言是真的唯美高级,却像冲了会员买的精美ppt模板。
包装得是让人眼前一新,但演示汇报的内容经不起丝毫推敲。
母女相处的零散细节可以有,但不能全都是。
明明有无数个可以丝滑结尾的地方却舍不得画上句话,八九十分钟的含量硬是要拖到110分钟。
刻意为之的母女情深,反而成了相濡以沫的苟延残喘。
意料到大段母女戏的审美疲劳,鸡贼的导演塞入了一个孙女式功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