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电厂一条街” 枉为中国电力人
一个路牌上有这么多电厂,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简直就是“电厂一条街”呀,这个路口往左20公里范围内,有八座电厂,平均2.5公里一座电厂。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能源基地——新疆准东,准噶尔盆地东部。
这里还有,与上面那块牌子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地处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开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距乌鲁木齐市200公里,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平均宽60公里,规划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戈壁滩上,汽车跑几十公里,眼前都离不开电厂那标志性的烟囱和冷却塔。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8月,准东开发区已有火电厂19家,其中疆电外送8家,疆内平衡5家,自备电厂6家,在建的还有,规划待建的还有。安徽皖能集团在这就有两家:新疆皖能英格玛电厂和新疆皖能江布电厂,均通过准东-华东±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送出。
准东的“电厂一条街”,源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煤田资源。准东煤田预测储量高达3900亿吨,是中国最大的整装煤田之一,"煤从空中走"的战略构想在这里找到了最佳实践场景。煤电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资源与产业紧密结合,反映了中国能源布局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大智慧。在能源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准东这样的能源基地实际上承担着"国家能源粮仓"的战略功能。
准东的“电厂一条街”电厂集群的崛起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地。这些电厂不仅为新疆本地提供电力支撑,更通过特高压电网将电力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实现了"西电东送"的战略构想。
准东的“电厂一条街”,也让我们看到,尽管新能源发展迅猛,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煤电仍承担着电力系统"压舱石"的关键角色。准东的电厂普遍采用超超临界等先进技术,体现了"用好煤、少用煤"的清洁利用理念。这种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能源发展路径,反映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能源转型中的务实态度——既要保障14亿人口的能源需求,又要履行碳减排的国际承诺。
准东的“电厂一条街”的存在,说明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深化期,能源需求依然旺盛;它们的存在,既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坚实基石。
准东的“电厂一条街”电厂集群在中国能源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读懂准东,或许就能读懂当代中国在发展与转型中的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
而那块指示路牌,据说已成为电力人的网红打卡地,不来这打卡一次,简直枉为电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