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现在的三峡大坝“长高”10米,相当于高坝方案,但是现在三峡大坝是按当初的中坝方案设计,大坝最初坝基、坝宽与坝高是根据一定比例设计的,从大坝抗压、牢固程度多方面科学计算后而施工的,这是本着从三峡大坝安全角度考虑。当初三峡大坝中坝设计建成总高为185M,拦截蓄水最大的安全高度为175M。每拦截蓄水高1M,水量即能达5亿立方米的水量。如果非得把三峡“长高”10米,也就是说正常水位在185米,相当于增加了50亿立方米以上的蓄水量,对库区地基和大坝承压能力是一种考验,必境中坝方案当初设计方案为遇洪水时可超设计标准水位达到180.4米。而“长个儿”后,现在正常蓄水位为185米,超出当初设计的洪水水位180.4米还要高4.6米,也就相当于多出20亿立方米的水给三峡大坝“施压”,虽然三峡大坝可能短时间内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但是如果发生地址灾害,比如地震等,三峡大坝可能无法承受住如此大的冲击力,从而引发“溃坝”的可能。即使不会发生“溃坝”,三峡大坝“长高”10米,达到高坝方案,库区要面临二次移民和城市、名胜古迹被毁等,可能出现“劳民伤财”的情况,得不偿失。加上一个“定时炸弹”,顶在三峡大坝头上,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沿岸居民时刻倍感“压抑”,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性,令百姓生活在整天的“提心吊胆”的困境中,令人处在精神崩溃边缘,谁也不愿意如此,受此折磨。

综上,长江三峡大坝,中坝方案最符合现实情况,而给大坝长高10米的方案只能是“痴人说梦”,妄想一下而已,不太现实 。无独有偶,在长江支流的丹江口水库,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曾经将大坝加高十几米,就是成功案例,但是跟三峡大坝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与其冒险在三峡大坝头上加顶“帽子”,不如另选它地,建设新的大坝,更加实用些,一举两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欢迎转载,抄袭必究,谢谢阅读。
中国水库大坝加高不是没有先例:
丹江口大坝大家都知道吧,当年为了加高这座大坝,工程总投资超过24亿,从2005年开工到2009年全线贯通,看似简单的混泥土浇筑也耗时4年有余。

丹江口大坝的位置就在湖北的丹江口市,距离两江汇合的地方只有800米,其实,一开始修建这个水利工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且具备发电、航运、灌溉和养殖等用途,只不过在当时,防洪还是它的主要发挥的功能。
丹江口大坝的修建时间距离现在就有点远了,那还是1958年的时候,但当时修建完成的大坝高度是97米,达到162米的坝顶高程,平均下来每年的发电量在40亿度左右。

但是,等后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兴建的时候,发现这个大坝的高度还不够,所以,又将坝顶高程提升到了如今的176.6米,因此,水库蓄水水位提高(原水位157米)以后,就让库容(增加了11.6立方千米)也相应增加了,分别是175米和290.5亿立方米,而丹江口大坝的功能,也就不再只是防洪和发电这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惠及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北京等地,都是通过加高丹江口大坝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