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把大坝加高10米,相当于高坝方案,如果从工程安全角度来说,是不允许的,大坝最初坝基、坝宽与坝高是根据一定比例设计的,从大坝抗压、牢固程度多方面科学计算后而施工的,这是本着从三峡大坝安全角度考虑。毕竟是2~3亿头上顶着近400亿立方米的水,我们时刻要居安思危。
既然这些工程是我们人类设计的,大坝在后期加固、加宽、长高要求下,也可以做到时让大坝长高,这方面还真有创举,南北水北调的丹江口水库就是加高完成的。

最初南水北调时大坝坝高是162米,蓄水位157米,可是引水口140米,这个高差太小,引水流达不到要求。另外咱们国家的河流“犯神经”,丰水与枯水差别太大,近期降水大家可是领教了,极端情况下一个月的降水达到一年的降水量,所以要想一年四季引水供给北方大城市用水,得把丰水期的水储存下来,那么这个坝高就要“长个儿”,为此丹江口水库大坝就开始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26日动工,2013年加高工程全面完工,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长高了14米,蓄水位由原来的157米增加至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增加至290.5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也是一项世界级的引水工程,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性不比三峡工程逊色太多,它能长高,三峡是不是也能长高,当然得要经过科学论证,如果能加高的话,丹江口加高工程耗时7年,三峡大坝加高可能时间更长。
如果在现行的条件下加高10米,抗洪能力多蓄水50~60亿左右,那以库尾就会达到更远处,可能要进行第二次移民,原来的防洪标准要重新设计。

据了解,175米是三峡大坝长期蓄水的正常设计水位,当长江遭遇万年一遇的洪水时,坝区短期内流量达到60000立方米/秒时,水位能达到180.4米,这意思是说洪水流量过大,重庆与三峡库区水位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要比三峡标准水位要高了5米多,如果再加10米,水位接近200米左右。上图
大坝长高了,下面防洪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反而上游库区被淹了,“按下葫芦浮起了瓢”,由此看来,三峡大坝只有185米最适合我们兼顾上下游,还是185米坝高最好,有钱的话,在其它地方建水库吧。
暂且不说三峡大坝加高十米的设计能否完成,单纯从加高后的作用来讲,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因为中下游洪水更多是自身流域原因,而不是三峡大坝的原因。

三峡大坝在阻挡洪水方面,不是说完全封闭长江干流,也不可能围住上游全部洪峰,而更多是对洪峰进行蓄水调节,待下游洪峰过去以后,再开闸放水。而像今年这种情况,长江上游也有洪峰产生,三峡大坝不可能一直不开闸,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每分钟泄洪流量,给下游洪峰消退争取时间,超过警戒水位后,不管下游情况如何,也只能开闸放水。

另外,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江流域洪水,很少发生在上游西藏、四川、重庆境内,即便这些地区降雨量增大,在天然河道束缚下,也很少能影响到沿岸城市,整个长江上游的落差有6000多米,地表径流增大后也很快就能依托落差汇集到长江。真正洪水不容易消退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宜昌过后到入海口的落差不足100米,洪水漫灌全流域,即便三峡不开闸,自然消退也比较慢。

而从三峡水利综合作用上来看,加高十米牵扯的因素太多,不但包含坝体科学设计参数,也关系到船只通航。三峡通航依靠的是五级船闸,水位抬高则意味着船闸也要相应增加级数,当前船只过三峡要3个多小时,增加后时间可能要延长至4小时、5小时,这在当前讲求时间成本效率的年代,显然并不可取。

最后就是涉及到沿岸搬迁,当年围绕三峡大坝建设,整个库区搬迁人口有110多万,坝体加高十米,则意味着整个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十米,淹没区将呈倍数增长,涉及搬迁人口可能增加两倍、三倍,这些都需要投资成本来弥补的。

总之,围绕三峡大坝建设,当年众多专家经过了24年论证,方案肯定是最优的,这么浩大的工程量,可能增加半米都要额外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