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来至少16城出消费券政策,投放金额超30亿,提振效果如何?
从乘数效应来看,消费券对新增总消费的拉动效应明显。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刘俏等在《中国城市数字消费券的应用与效果研究:疫情之下的消费重启》中,对浙江杭州在2020 年3 月27 日发放的消费券乘数效应进行了测算,显示每35.1元的政府财政补贴撬动了新增总消费124.6元,乘数效应达到3.5倍以上;杭州在2020年4月3日发放的消费券,每63.8 元的政府财政补贴撬动了新增总消费372.6元,乘数效应达5.8倍;2)2022年春节,东莞市安排发放了500万元微信端的文旅体电子消费券。据统计,消费券核销435 万元,核销率87%,关联消费总额约1200 万元,直接消费乘数达到2.75 倍;3)2022年3月8日至3月31日,郑州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绿色家电消费券3000万元,活动24天,核销率达到100%,直接撬动消费2.25亿元,乘数效应达7.51倍。
分行业看,消费券重点支持行业受益,如餐饮、零售、旅游等。2020年,考虑到疫情爆发后我国线下消费、服务消费受损较为严重,地方消费券主要覆盖餐饮、文化旅游、超市、百货等行业。根据林毅夫等在《消费券的中国实践》中的研究,在微信平台,就交易笔数而言,餐饮业的消费券回补效应使其从疫情期间的较大跌幅(为2019年12月的75%)回升了71%,而百货则因消费券的刺激实现了完全恢复;就交易金额而言,消费券使得百货超市恢复甚至超过了2019年12月水平,餐饮业也恢复到了2019年的77%。当消费券面额提升,则可以显著地拉动购买价值较高的美妆服饰业等“享受型”消费。杭州2020年4月3日发放的第二轮消费券相比3月27日发放的面额更高,消费券面额提升后对餐饮和食品类的拉动作用仍然十分显著(消费金额平均提升124.9元和54.9元),而美妆服饰则从消费降低(减少1.9元)逆转为显著提升(22.3元,4.8倍)。
04随着疫情缓解,前期受损的行业存在盈利修复空间
疫情之下,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回落,服务消费及耐用品消费均受到影响,消费市场短期仍将承压。近期国内疫情正逐步好转,国务院密集部署促消费措施后,后续地方层面的消费刺激政策将加快落地。往后看,消费券等补贴政策有望刺激居民对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特殊困难行业继续享纾困红利,前期受损的行业迎边际改善。建议关注:
1)消费券惠及领域,如食品饮料、零售等必选消费及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或受提振;
2)随着疫后消费场景的恢复,酒店、餐饮、旅游、免税等行业有望复苏。
05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