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日本社会变成一个"资产负债表衰退"蔓延的大型现场,从企业蔓延到家庭,从家庭蔓延到个人。公司用报表来体现衰退,年轻人们则用房贷、婚姻、生育率和创业激情——这些他们唯一的资产——来响应"资产负债表衰退"。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这样写道:"日本人——特别是那些从开始懂事时就遭遇经济不景气、如今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未来抱有不安,不想背负贷款重荷。他们对利率毫无反应,是反向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国民。"
《低欲望社会》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丧失大志的时代。
对于日本来说,最后一个能重整自己的时间窗口是1990-2000年。那会儿的老龄化水平还不至于太过严重,老的产业优势仍在,新的产业尚未展开,企业和家庭的扩张意愿可以被结构化的深度改革来挽救。但最终,日本浪费这10年。
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一个"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好就好在它没能给出拯救日本的解药,但却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来向人们展示了当一个社会的微观(企业和家庭)丧失能动性之后,它的宏观经济和中观行业会恶化成什么样子。
每个日益老去的民族,都有一个挽救自己的时间窗口,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追回。
04
启示录
罗翔曾讲过一个关于老鼠的实验:
“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在笼子的左右各开一扇门,左边放着一根通电的电极,右边放一块蛋糕。用棍子驱赶老鼠,向左边走就会被电到,向右边走就能吃到蛋糕。训练几次后,老鼠一看到棍子就往右边跑,形成了条件反射。
老鼠刚形成完条件反射,我们就对调一下,左边放蛋糕,右边放电极,结果老鼠看到棍子往右边跑,被电到了,然后懵了。但老鼠很聪明,适应之后就往左边跑,又能吃上蛋糕了。然后我们再把规则改了,反复对调几次,你发现老鼠干嘛呢?
结果是老鼠不跑了,你戳死它,它也不跑。老鼠尚且如此,如果是人呢?”
辜朝明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的扩张意愿和进取决心,就像一只装着水的瓶子,初始状态是满的,每经历一次摇晃,就会撒出许多,而剧烈的震荡更是会彻底把水倒空。珍惜瓶子里的水,减少震荡的次数,就是保存增长的希望。
日本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每年都会做一个统计——日本企业家的平均年龄。2021年他们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大约147万家公司的社长,平均年龄是60.3岁。即使资产负债表想再奋斗一次,恐怕也已经错过了那个时间窗口。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经济的结构性优势仍然明显,旧的产业优势仍在,新的产业车票在手;追赶者虽然逼近,但尚未产生系统性威胁,创业人群如过江之鲫,经济虽有挫折但人们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持续且强劲。
时间宝贵,切勿浪费。心气儿没有丢,国运就不会丢。
全文完,写于上海解封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