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面临增长滞缓,美团需要新办法。
6月2日,美团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坏消息是美团继续亏损:季度内经调整净亏损额为35.8亿元。好消息是,美团的亏损状态有所好转:同比、环比分别下降7.8%、8.9%。
在经历了2021年34.43亿罚款、骑手成本上涨、社区团购政策变化多重利空后,2022年一季度美团开启“裁员”,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一季度的“裁员规模”是过去两年美团力度最大的一次,而2020~2021年重点发力的打车、社区团购业务是裁员重灾区。但短期内人员及业务优化的成果,并未来得及体现在本季度美团财报里,一季度美团经营亏损56亿元,同比扩大16.6%。
疫情带给美团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物流受限”和“消费大盘疲软”影响了美团的业务,季度内美团的“餐饮外卖交易笔数”环比下降14%至33.61亿笔,餐饮外卖收入环比下降7.2%至242亿元。(考虑到正常情况下一季度本身是美团外卖淡季,刨除淡季因素,下降幅度也超过往年。)
但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居家状态”和“春节就地过节”,也给美团带来了另一种影响,财报显示季度内具备高消费力的优质消费者在客单价和消费频次上增长明显。“居家效应”给美团的收入带来提振,季度内美团营收同比增长25%至463亿元。
如果说疫情对美团的影响是“短期”,那么美团需要思考的长期挑战是用户增长:在经历了约一年时间的“用户爆炸式增长”后,美团的用户增速陷入“滞缓”。
截至2022年3月31日,美团12个月内交易用户数为6.92亿,而在2021年底这一数字为6.90亿。简言之,在过去三个月内,美团新增的交易用户量不足300万。
“社区团购是2020~2021年美团找到的方法,随着社区团购红利消失,美团尚未找到新的增长秘诀。”一位中概股分析师告诉虎嗅,疫情反复、消费疲软、骑手及佣金新政是美团接下来“中长期”面临的“新要素”,在这样的局面下,如何找到新办法实现用户增长对美团至关重要,“美团迟迟未能突破7亿用户大关。”
美团春天遇困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降本增效”就是美团高层的高频词。
从本季度财报看,美团的核心业务在降本增效上正面临疫情等因素挑战。支撑美团生存的餐饮外卖业务经营利润率环比下降0.1%至6.5%。这是美团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第一次在该业务板块上出现经营利润率环比下降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季度内餐饮外卖板块的经营溢利(税后利润)为16亿元,而2021年四季度该数据为17亿元。一季度食品饮料领域的原料成本高企、物流成本高企给美团增加了压力,以及美团在一季度的高额“补贴”也蚕食了利润。
季度内,美团在部分核心城市继续通过更多的活动和补贴拉动消费,其销售和营销开支高达91亿元,虽然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依然高达26%。居家效应和补贴刺激双重影响下,美团餐饮外卖的用户消费频次实现增长,“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达到37.2,这是本次财报中为数不多同比和环比均增长的数据,在2021年四季度美团该项数据为35.8。
但萦绕于此数据增长背后的压力点不可忽视:连续多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长25%以上,对美团而言绝非好消息。要知道在2020年一季度,美团在销售和营销开支上的投入仅为31.9亿元。烧钱换增长,是数据背后的核心逻辑。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社区团购降温后,美团逐渐恢复了在餐饮外卖板块的补贴力度。说到底,美团依然在为增长发愁。
到店、酒店及旅游本应是季度内美团最大的亮点,但一二月的高增速在三月“触冰”:财报显示,在2022年1月和2月,美团该业务的收入和经营溢利均增长明显,但三月因疫情而受到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月份数据“拖后腿”的情况下,美团该板块依然展现出了很强的增长性——经营利润率达到45.6%,高于2021年四季度的44.7%。
新业务依然是美团的烧钱火炉,季度内围绕社区团购等业务的亏损达到90亿元。好消息是该业务的经营亏损率缩窄至62.3%,上一季度亏损率尚为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