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能跌!“房地产之父”孟晓苏:中国初尝房价下跌苦果
眼下初尝房价下跌苦果的中国,经济上已经出现了比“需求收缩、预期转弱”更进一步的萎缩趋势。要谨防进入“房价下降—预期不良—需求收缩—经济低迷—失业增加—房价再下降”的恶性循环。需要认清的是,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楼市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影响很大。本轮经济面临困难,主要不是来自抗击疫情的副作用,而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萎缩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很大。需要反思的是,在前年与去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的同时,为何要姑息主管部门与机构随意打压房地产市场?如今打压效应显现,已经尝到苦果,是否能认识到造成祸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调控走入误区?如果“稳住经济大盘”政策仍然舍本求末,不敢于明确地把救市重心放在盘活房地产市场、提升居民楼市预期上,则这一轮经济低迷会延续更长时间,至少在人们希望呈现治国理政成果的我党二十大之前,经济形势会继续走低。而找准经济低迷的命门,从重启房地产市场入手,中国经济是可以较快回到正常发展轨道的。
尽管我国经济再一次面对难关,但我对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从不缺乏信心。我与那些鼓吹“需求到顶”的专家们有认知上的不同。我认为,我国经济具有巨大内生性潜力,包括现有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很大、新市民需求与农地流转将给城镇发展注入新动力、改善性需求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更新、减退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恢复,等等。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存在与发展了245年,近几十年来仍不断出现强劲增长。我国从房改算起,房地产市场刚刚发育了24年,时间上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怎么就变成“需求到顶”了?这明显是浅见。
正因以上国家或地区周期性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楼市低迷与预期萎缩,恢复经济信心的关键则在于重建楼市信心。在这方面拿我国与美国、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区相对比,情况都是非常相似的。我国政府有丰富的宏观经济调控经验,从“房地产去库存”入手稳经济又不乏成功经验。加之我国楼市低迷主要是抑制内需政策所致,是对楼市的误判与过度反应走入误区,病在浅表而不在肌理。将楼市政策调整回不是太大难题,只要认识到位,问题是可以较快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