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车也是机器人,李彦宏亮出杀手锏,集度汽车明年交付即可高阶自动驾驶
集度的生死,明年定
2022年6月8日,是集度诞生的第463天。接下来的2023年,是集度汽车的目标量产时间。
百度已经在技术上证明了自己,接下来就到了走向市场的阶段了。
要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势必要面临某些马斯克都难以克服的难题。
对于集度提出的,要同时满足高阶自动驾驶、智能交互、自主学习成长等功能,马斯克曾经明确表态:这几乎在现阶段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似观点也曾被多个车企高层所提到过。
这其中除了技术难题,还有环境的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不成熟,以及各种配套环境、伦理法规等等因素,目前尚不具备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临近发布会,出现了“天公不作美”事件,百度Apollo/集度均传出负面消息。
6月7日,据新浪科技报道,两名知情人士称,负责用户发展与运营的集度汽车副总裁朱江已经离职,离职时间为4月中旬,距其加入集度汽车不足半年时间。
对此,集度官方称朱江的离职系个人原因,另有熟悉朱江的人士称其系被动离职,真实情况不明。
祸不单行的是,在发布会当日,网上流传出百度无人驾驶车祸图片;画面中一辆百度的无人驾驶测试车的左后方被严重撞毁,疑似发生追尾。车门上方还标有“萝卜快跑”字样。
同日,针对“百度无人驾驶测试车发生车祸”一事,百度回应称,百度萝卜运力测试车辆在(北京)经开区正常行驶状态下,被后方货车追尾导致交通事故,这张车祸图片摄于今年5月上旬。
无论车祸责任方在谁,百度无人驾驶车已经打破了“测试2700万公里安全0事故”的纪录。
这些坑,其实也是当年“蔚小理”避不开的。第一辆量产车上市之后,“蔚小理”都经历了艰难的产能爬坡,甚至召回事件。
百度的优势,仍然在于十年的积累。截止到2022年4月,百度Apollo实际路测里程已经超过2700万公里,仿真环境训练里程也超过了10亿公里,各种细分场景下的路况数据都有积累。这是百度远远超出竞争对手的。
但身后的对手也在环伺,华为与广汽已在开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计划在2024年量产。而就在十天前,5月29日,华为与金康赛力斯合作的SF5赛力斯汽车已经交付。
对集度来说,2023年,恐怕就是自己在市场上跑出一片天地的最佳时间,这甚至将会决定集度的最终命运。
李彦宏若要实现梦想,还需经历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