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松果共享电动车闲置场景
红星新闻记者 刘木木 实习生 彭叶红 发自云南
实习编辑 朱洁英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共享电单车渗透了我国约一半的县域城市。
一份业内报告显示,我国拥有共享电动车的大县域城市数量占比,从2018年的2.5%,飙升至2021年10月的49.2%,累积超过了1400余县域城市。业界预估,大县域市场的共享电单车年交易规模,最终或可超600亿。
突飞猛进的另一面,是“无序投放”的指责。去年,各县域城市纷纷出台管理办法,对共享电单车行业实施强监管,城市政府对公共资源使用权进行市场化拍卖渐呈常态。
观察人士称,共享的另一层属性是共管,但各地对共享电单车的管理、认知水平差异很大,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做到管、放平衡,各方仍面临漫长之路。
国企挤入共享市场
云南宣威的市民王娟最近发现,从5月25日开始,为他们提供了4年服务的近万辆共享电动车,在街面上消失不见了。“我已经习惯了骑共享电单车上班、买菜,现在突然没有了,很不方便。”王娟说。
宣威市原有三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运营,分别是哈啰、松果、果儿。其中一家电单车企业代表王强称,停运期间,这些共享电单车被放置在政府要求的集中收纳地。
云南宣威,哈啰共享电动车闲置场景
导致这一变化的,是当地的一份招标文件。
5月18日,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招标公告。公告显示,宣威全市范围内城区九个街道共享电单车6年的特许经营权的出让费用为底价7000万元。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范学东称,当地“只选一家”。
宣威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宣威市国资委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公司法人张懿告诉红星新闻,公司没有共享电动车运营经验,但确实参与此次竞标,如竞标成功,“可能会聘请第三方运营。”
宣威是云南人口规模仅次于镇雄县的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达45万,这样人口大县,正是近年来各大共享电单车企业十分青睐的“大县域”。
据易观分析所作的《中国大县域共享电单车市场洞察2021》报告,“大县域”是“按国家划分县级行政区的统一标准圈定,含县级市及其它县级行政区”,该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认定我国的大县域共2856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拥有电动共享单车的大县域数量,从2018年的2.5%(70城),飙升到了2021年10月的49.2%(1400城)。
长期研究共享出行行业的专业人士彭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没有更新的数据,但预计我国拥有共享电动车的大县域已经超过一半,大县域的优势在于,“向下,它们能兼容人口大镇;向上,则能辐射部分地级市。”
国企加入共享领域竞争,是近年冒出的新现象。彭兰认为,按此前公告,宣威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旦竞标成功,就可能涉嫌垄断,“如果它再委托一方来运营,实质是在业务环节上平添一环,无故增加成本。”
宣威市市长许韶发于5月30日告诉红星新闻,宣威市此次对共享电单车的特许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他称,当地的确新组建了一家平台公司参与竞标,“我们认为只要程序是公开透明的,就符合市场原则。”
许韶发介绍,此前当地共享电单车是“无序竞争”状态,“共享电单车是新业态,方便了民众出行,管好了,它是城市的风景线;管不好,它会变成城市的负担。”
王强说,哈啰、松果、果儿三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此前在进入宣威运营时,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准入协议。“我们在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密切与城管、公安等部门沟通。只要监管部门提出要求,我们立刻响应。”
云南宣威,松果共享电动车闲置场景
竞争加剧,行业下沉
李孝国于2018年11月进入共享电单车行业,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里,通过与各地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他将供职单位共享电单车的投放城市,足足扩张了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