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静悄悄:欲望低消费少,羊毛摆在面前都不薅
瑞瑞曾经是标准的“月光族”,现在她开始系统性地学习理财知识,准备持续减少消费,多多攒钱,多购买一些理财产品,“我得规划和男朋友的未来”。
明台告诉我她不愿意再“服美役”了。这个词最开始来源于豆瓣,指女生对刻板印象的女性美的变态追求。她在上海工作,经历了疫情封控在家的几个月后,她发现谁又曾有化妆打扮的需求呢?很多外貌相关的消费都是商家制造出来的焦虑。明台想,下半年回投行上班的时候,“我应该不会再化妆了”。
研究生刚刚毕业的她,开始把大多数消费都称为“智商税”,她在投行上班,周围的人都背着奢侈品的包,穿着各种带logo的名牌衣服,“你不买这些logo,似乎就无法证明你的身份”。她的工作安排也是24小时stand by,几乎没有周末。因为常常要与国内的很多新兴消费品牌对接,她发现美妆行业的暴利超出想象。她不想交“智商税”,拼多多和1688逐渐取代了淘宝,成为她的首选消费软件。
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明台只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些几十块钱的运动内衣和leggings。之前她对同事们人手一套上千的lululemon还有些犹疑,但在几个平台下单类似的健身衣后,她兴奋地发现:“在拼多多上买的最便宜的那一套竟然是质量最好的一套。”这次尝试完全“颠覆”了她的消费观,她几乎驻扎在拼多多上,“便宜和贵的东西,有时候它的质量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明台再也不愿意花钱用于纯粹的消费,“服饰鞋子不是好像有了LOGO就很了不起,省下来的钱才是最扎实的安全感”。她想起上海解封后,从上海回老家西安时,步行走了五公里到车站,脚上穿的仍然是那双大一时99块钱买的迪卡侬。它陪伴着明台度过了这五六年中大大小小的运动会、两场马拉松,几乎培养出一种“战友”间的情谊。明台也买过很多其他的鞋,但便宜好穿的只有这一双“白月光”。
“减少消费那些看似美丽的东西,掌握自己真实的生活。”她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出品人|杨瑞春 编辑总监|唐槭 责编|金赫 运营|刘希晰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