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特殊的大背景下,拆迁群体的选择注定有着复杂而艰难的抉择过程。
受访的郑州拆迁居民告诉记者,住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近区域的拆迁户,依然不愿意选择房票安置方式。他们的考虑在于,家里的地理位置较好,置换到的回迁房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房票去兑付别的商品房,往往意味着买到的新房单价高,“较回迁房面积肯定会缩水了,搞不好还要自掏腰包,买了也没钱再装修新房了。”
对于拆迁款有诉求的拆迁人群,同样不愿意选择房票安置方式,因为房票安置意味着没有了大量现金流补充,新买的房子也不能快速变现。
当然,也有部分人群欢迎房票安置方式。一位家住郑州西南四环外的拆迁居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村里已经投票统一采用房票安置方式,经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村里的安置房进行了评估,评估价为6020元/平方米。该居民说:“万一碰上回迁房迟迟等不到、过渡费也没有着落的情况,将会更被动。拿着房票去更靠近主城区的地方买房,也能实现改善居住的梦想。”
上述拆迁人群感慨说,拆迁也有“三怕”:怕货币补偿的拆迁款给付没有保障,怕回迁房烂尾没有保障,怕房票买不起中意的新房资金缺口要自己补上。
而房企对参与房票安置也有自己的考量。几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人士都表示了对房票变现方式的疑虑,不确定是以抵扣土地款的形式,还是以政府支付的形式,以及账期是否会拉得比较长。还有操盘改善型项目的高管担忧,如果大批量接受回迁房安置人群,不确定是否会引起原业主的冲突。
不过开发商人士均认为,房票安置政策确实对于去库存是有效利好,后续郑州楼市的恢复还要继续观察,房票安置的利好应该不会对市场有决策性的改变和提升。
郑州楼市有望走出低谷
郑州是今年打响楼市政策调整“第一枪”的城市。
今年3月1日,郑州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涉及取消“认房又认贷”、房贷加量降价、给予房企贷款支持等18条多维度、大力度的政策调整。
但市场给予的反馈却有限。
新政发布当月,根据郑州市房管局发布的数据,郑州商品住宅销售7777套,虽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32%,不过环比有较大提升,上涨46%。
新政提振不明显,郑州再度出招稳楼市。
4月,郑州市推出10条“青年人才新政”,提出将持续推行青年人才补贴政策。这是一条被视作是对房地产市场有积极影响的新政,河南省政府官网就发布文章称,郑州“青年人才新政”叠加楼市新政,多项利好下年轻购房者增多房屋成交量提升。
不过,即便吸引了部分年轻购房者入市,但郑州楼市总体上表现仍然低迷。
4月,郑州商品住宅销售6898套,销售套数相比上月下跌11.3%,总销售面积81.81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92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1.6%;二手房住宅则成交6011套,环比上涨21%,总成交面积62.37万平方米,成交均价1095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
这意味着,在双重新政的护航下,郑州楼市的成交面回暖并不明显,反而略有波动。
购房者入市不积极,与市场环境以及现实因素有关系。
一位郑州当地的购房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市场的观望情绪比较浓,“现在政策出得也比较多,如果有意向手里也有钱买房的,也想等等看之后政策是不是有什么优惠。”
一位在北京的郑州人则指出,郑州的优惠政策挺多的,有点想要回去郑州买房。但虽然心动,也还是想要再看看,“不知道政策是否已经触了‘底’。”
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郑州的政策面或许还会有更大的利好。
6月17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出台《关于加快人才集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涵盖5个部分,涉及21条房地产措施,其中包括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最低为20%;此外港区将给予全额或一半的契税补贴;此外也允许区内户籍家庭和来区工作生活人员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
而受此带动,郑州楼市也有望走出低谷。根据网易房产郑州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第三周郑州及环郑区域共6个项目开盘,共推出约1079套房源,累计去化约548套,整体去化率约51%,较上周环比上涨约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