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热衷“打新”的深圳人怎么会“熄火”了呢?
多位购房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尽管市场还比较冷清,但据他们的观察,深圳房价一直未有明显下降趋势。在他们看来,这本无可厚非。作为一个超一线城市,深圳一直维持人口流入状态,刚需人群庞大,从长远看,深圳的房子不愁没有市场。
“但现在我身边除了结婚、孩子上学必须买房的,其他计划买房的人都还在观望,真正‘上车’的少。”一位深圳购房者说,买房的人都希望房价更低一些,现在虽然购房优惠政策多且密,但大部分人还期待有更大的优惠。
魏文最近带客户看了许多套房,但最终能成交的不多。“很多刚需购房者手里资金不充足,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挑挑拣拣,直到觉得满意了才会下手。”另一方面,购房者普遍对自己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保有顾虑,担心还不上房贷,从而降低了购房动力。
更核心的原因还在于深圳市场环境的变化。此前因新房限价,深圳新房市场均价低于二手房售价。明显的倒挂,让“打新”成为热潮。2021年2月8日,深圳率先推行“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投资者靠买房投资的溢价空间大大降低,“打新”退潮。
“以前周边二手房每平米平均比新房贵1万元左右,即使是刚需人群,只要不急需,也宁愿等新房。”在市场人士看来,此前深圳人热衷“打新”,很多是为了抢一二手房倒挂的红利,但随着二手房指导价出台,“打新”人失望成为必然。
(深圳南山区大冲片区的华润城润玺及华润城润府楼盘。图源:视觉中国)
深圳楼市出现分化?
在这个创造过无数财富故事的城市里,深圳今年的首个“日光盘”是个豪宅项目。
5月底,久违的“日光盘”重现市场,让业内人很是兴奋。毕竟,在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中,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听到这样振奋的消息。
5月30日,海德园A区推出239套房源,备案均价每平12.6万元,每套总价在1700万元以上。仅6个小时,房源即被哄抢一空,收金57亿元。
在这之前,位于南山区的千万级豪宅盘招商仕林臻邸,开盘首日即卖出178套,去化达95%,实际剩余的9套也已经在线下全部售出。即使是终结“日光”奇迹的华润城,首日去化8.8成,相对于刚需盘的冷淡,成绩也颇为可观。
豪宅的火热让市场兴奋,一边惊叹于深圳人的购买力,几千万元的房子居然每90秒就能卖1套,另一边也引起大家猜测,是否这是市场回转的积极信号。
魏文坦言,深圳高净值人群的购买力仍然坚挺,而中低端楼盘的销售情况大多不理想。
另一位市场人士介绍道,深圳豪宅一直属于稀缺产品,供应极少,且多分布于福田、前海、华侨城等极佳地段。“事实上,并非豪宅卖得快,严格来说是哪个项目周边二手倒挂严重,溢价空间大,哪个项目就会被热抢。”
以海德园为例,由于新房限价,每套房产比周边二手房便宜500万元最少,这意味着房子到手即可净赚500万元。如果未来该片区房子升值,利润更高。
但豪宅的火热并不意味着整个深圳市场正在回暖。
据克而瑞数据,进入6月以来,深圳新房成交量呈现曲折上涨趋势。6月前三周分别成交607套、575套、689套,成交面积分别环涨51%、环跌2.9%、环涨17.7%,总体没有明显改善。
二手房市场,今年2月二手房网签仅800多套,创深圳近15年来历史新低。据一位市场人士介绍,到5月份,二手房网签2000多套,环比所有上升,但距离正常市场行情下的成交量还相距甚远。
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深圳相关部门多次对当地楼市展开调研,由于担心放宽楼市政策导致房价再次出现明显上扬,因此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小。在魏文看来,市场是慢慢被拱起来的,真正回温或许要到今年10月份以后或年底。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核心区域、价格低于周边二手房的豪宅会率先回暖,这类楼盘客户群是不受疫情影响的富豪人群,他们看到了资产保值增值的空间。“普通新市民预期还比较悲观,买房动力不足,这部分人群可能不会很快入市。整体市场还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