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业链属于中国电子制造业中较早一批走出去的。以手机行业为例,杨述成判断,印度的生命周期只有10年-15年。这说明印度的时间窗口也是有限的,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印度独特的发展机遇,但自身是否做足了准备也尤其重要。
2019年莫迪曾提出,要在2025年前实现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预测,这一目标要到2026-2027财年才能完成,比最初的口号晚了两年。这当中既有疫情的影响,也有印度种种客观阻碍尚未解决的因素。
作为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大国,印度始终有着一分自信与骄傲:要在2030年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DP达到10万亿美元,要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制造及出口国。每个口号都掷地有声,但也颇具挑战。
这不仅要求印度在美俄关系中左右逢源,寻求中国之外的更多替代项,还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率等内部环境,桩桩件件都非一日之功。
但无论如何,世界的聚光灯已经投向了印度。据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未来20年,印度经济平均增长率将在8%左右,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4.5%-5%左右。
尽管以此推测,20年后印度经济总量将依旧小于中国,但是,如何面对一个拥有比中国更高发展速度和时代红利的邻国,并应对它带来的冲击,将是中国不得不直面的课题。
(文中刘辰、宋阳、张诚、杨彪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