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二十余载,
刘洋总是冲锋在前,
不仅仅实现了自己的“特战梦”。
编辑:许晔
3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
6月22日上午,河南省商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为现役军人刘洋家庭送上多块功臣牌匾。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点赞:刘洋,活着的传奇!行走的战神!
也有网友说:真牛!不知吃了多少苦!
临行前写好遗书
刘洋,1983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李老家潘井村人。他2001年入伍,现任武警某学院学员九队正营职队长,武警少校警衔。
初到新兵连时,他如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样,个子不高,又黑又瘦。
为了取得好成绩,他跑步偷偷穿一个十几公斤的沙背心,每天多吃两碗饭,腿上没劲儿就苦练深蹲起和冲坡,肺活量不行就戴防毒面具跑。
最终,他把许多弱项变成了强项,攀登5层楼仅需6.2秒,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后来,刘洋入选“雪豹突击队”,因枪法精准,被挑进狙击班。为了提高稳定性和专注度,达到“枪人合一”的状态,他每天在大米上用针练习穿孔,最多的时候,一粒米上能穿6个眼。
2006年,刘洋和战友一起赴伊拉克使馆进行警卫任务。
“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大家走的时候都把遗书写好留在了会议室。怕?肯定也怕,但毕竟肩上扛着军人的责任,随时准备牺牲!”
当时的伊拉克,到处是危险与杀机。在陌生的国度中,刘洋说,感觉“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2007年1月,刘洋奉命执行巴格达机场护卫任务。从伊拉克市区到机场,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法国参赞、意大利记者都在这条路上遭袭遇难,国际媒体将这条路称作“死亡之路”。
“凌晨5点,出发前我们打开弹药箱,在95步枪中压满子弹,我们知道,外交官代表祖国。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必须保证外交官的生命安全!”
在返程中,刘洋和队友手指一刻也没有离开扳机。在路过一个居民区时,突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2厘米厚的防弹车窗都被震出了裂痕,刘洋什么都没想,赶紧脱下自己的防弹衣挂在大使旁边的车窗上,防止流弹伤及大使。
在硝烟弥漫、险象环生的伊拉克战场上,他奋战400多个日夜,圆满完成200余次外交警卫任务。
被赞“勇士中的勇士”
2013年,刘洋作为武警部队代表,率领“雪豹突击队”代表中国首次参与约旦“勇士竞赛”——它被称为“特种兵奥运会”。
“刚开始,欧美国家的同行看到我们个子比较小,目光里透着轻视。第一天下来,我们取得全部5个科目的第一。”
最后的比赛项目是最难的,“国王的挑战”要求队员携带枪支,进行10公里接力,历经爬坡、泅渡、通过坑道等考验,最后进行手枪射击。
由于这个科目是特种兵出身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亲自命名,所以约旦皇家卫队特别看重,他们也有拿下这个科目的实力。
“赛前,他们的教练过来向我们发出挑衅,为了激怒我们,朝我们做了一个大拇指向下的手势,说‘这个项目,你们不行’。”
刘洋和队友们没有被激怒,而是排除干扰,精心安排,比赛中打破了前四届该科目都由欧美代表队包揽的神话。
最后,刘洋和队友全程拿下9个单项第一,赢得团体总冠军。约旦国王向他们颁发了特殊的礼物——国王军刀。刘洋本人被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称赞为“勇士中的勇士”。
2014年,“雪豹突击队”再次代表中国参赛。
刘洋坦言,那次压力很大。“其实从2013年到2014年那段时间,我的体重已经涨到了180斤,因为当教练,天天带着他们练他们就可以了。训练的人,稍微一停下来,他本身体能练的时候就有一种节能,你再去吃一些东西,长胖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