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影响忍者神龟在当年的小观众之间深入人心,这一方面是动画片头曲里寥寥几个镜头就足够好理解故事的基本,同时也离不开科乐美制作的《忍者神龟》系列游戏的助力。
在87版动画走红之际,科乐美也拿下了《忍者神龟》的游戏改编权,开始以动画为蓝本制作对应的家用机游戏。由于当时《忍者神龟》在日本还没什么名气,科乐美还给日版游戏专门起了个《激龟忍者传》的名字。

初代《忍者神龟》是卷轴式平台动作游戏,以难度硬核著称,但依然凭借丰富的内容而热销——玩家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操控四只拿着不同武器、动作特性各异的乌龟,他们还有多种副武器可拓展。游戏中甚至可以俯视角驾驶神龟战车纵横城市。

玩家甚至能驾驶神龟战车在街头巷尾与敌人交火
这款FC游戏在欧美和日本都风靡一时,也助推神龟热潮到达了新的高度,伴随着新动画、新电影、特摄剧、电视广告接连上演,神龟们的身影以各种形式活跃在荧屏上。

1990的《忍者神龟》特摄电影同样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是系列的里程碑作品
不过,大部分国内玩家接触到《忍者神龟》的游戏还要等到90年代中后期“小霸王”风靡之后,此时科乐美已经在红白机上推出了多部《忍者神龟》系列作品,除了《激龟忍者传》的两部续作以外,还有格斗游戏《激龟快打》(在国内时常被翻译为《忍者神龟4》)。
集结了这几款游戏的“忍者神龟3IN1”可说是当时最热门的卡带之一,而大部分小玩家都是冲着其中的《忍者神龟》二代和三代去的。

这两部续作一改初代的玩法风格,成了横版清关游戏还支持双人游玩,难度也大大降低,更强调趣味性与快节奏。在当时很少有比它们更适合作为“派对游戏”的选择了,熟练的玩家能在游戏中团结协作、互相飙分,而新手玩家也可以挑选顺手的武器,跟随小伙伴走完关卡的大部分流程,不至于总在旁观或是沦为拖油瓶。

忍者龟们时不时看向屏幕的呆样也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这是当年流行的其他横版闯关或是PVP游戏难以提供的乐趣,比起游戏本身,更令人难忘的往往是现场欢乐的氛围,而玩过游戏后再看电视上播出的动画也会多一份别样的感觉,仿佛自己曾经化身其中。
足以被称为国内80后90后共同回忆的事物有许多,《忍者神龟》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忍者神龟》自然也不可能长盛不衰。到了21世纪初,尽管依然有忍者龟相关的作品陆续推出,但流行趋势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这倒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还是有许多粉丝将这一系列逐渐过气归结于特许经营模式分散了对于作品内容的管理,使得故事的发展方向逐渐失控。而等到终于有雌性忍者龟在特摄电视剧中登场之后,就连一直秉承开放原则的幻影工作室创始人也不得不承认作品已经完全脱离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