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督促各地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此外,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进一步明确时间点: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将从8月1日起全面取消迁入限制,并于10月1日起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核发临时号牌。
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随着多项政策的放开,二手车流通将进一步激活。“消费者的二手车选择会更多,车价也会有所下降。”但这样的行业利好,也是竞争加剧的信号。比如二、三线城市的二手车从业者,将直面一线城市车源的冲击。
而临时产权登记政策的完善,被认为将有利于二手车经销企业规模化发展。
按照之前的政策和交易流程,二手车更多被定义为“资产”而非“商品”,此前二手车交易属于个人名下固定资产交易,所有权在实现过户之后,才完成了转移,并不是在进入流通流域就完成所有权转移。因此二手车交易手续繁琐,还容易发生产权不清,金融机构不轻易批复贷款等问题,导致融资和长期发展受限。
“目前急需二手车临时产权登记制度,即二手车被商家收购后,给商品二手车编码,这个编码可以用临时性号牌进行区别,并以这辆车的编码替代号牌进行流通,但不能上路行驶,同时给流通环节的商家进行临时产权登记。”崔东树表示,“二手车恢复商品属性后,就可以自由流通了,在没有最终使用者购买之前,每次交易无需都走提车、过户等流程,这能够极大降低成本,提高周转效率。同时,二手车按照商品来记账,还可以在银行做抵押,能够获得融资,从而帮助二手车企业快速成长。”
“二手车相关的宏观政策,限迁、税收、商品化,现在看来都解决了。”上述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专家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政策落地后,二手车交易量有望冲击2000万辆目标。
6月23日,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发文预测,今年全国约490万辆老旧汽车有待更新,按照新车平均售价15万元计算,这部分老旧汽车更新有望为今年带来7350亿元的消费拉动效果。
但限迁政策的变化,短期也给部分二手车商带来了挑战。一位广东地区二手车商表示,随着“国五”限迁政策开放,店内早前囤积的珠三角地区“国五”库存车,只能进行亏本处理。
对于二手车商而言,是继续“扛下”压力等待市场回暖,还是在黎明前转行,将是56万经营者面临的考验。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吴广、杨诚、程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