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遭做空背后:换电盈利遭质疑,高吹“电区房”仍有用户不买账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蔚来在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方面的投入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建造一座换电站需要多少成本?据瑞典交通管理局在2021年发布的一份关于换电技术的研究报告,援引蔚来提供的数据,把电池和场地租赁费用计算在内后,在中国建一座换电站成本高达77.2万美元(约合491.2万元人民币)。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多数换电站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使用频率高、数量多的运营车辆,私家车仅作为补充。多家证券机构调研后指出,乘用车换电站盈亏平衡点至少要对应20%的利用率。
活动现场,介绍NIO Power的高管并没有提及蔚来换电站的利用率。不过现场演示的实时动态图显示,仅上海一个城市,蔚来运营状态一般(利用率低下)的换电站在图中较为突出。
从其电池业务公司蔚能的财务数据来看,蔚能表面是盈利了,但算上资产减值,其仍属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蔚能在2021年前3季度的盈利为3703万元;其中,蔚能同期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为1.16亿元。
当现场再次问及盈利问题时,秦力洪仍是强调换电之于蔚来的意义:“这些年(有人)花了太多时间来质疑蔚来的换电,我们应该多花时间来想它怎么对人好,怎么对公司好,一个没有换电的蔚来,会是什么样?跟别人还有多少区别?”
有分析指出,换电模式盈利的关键在于规模化推广,但由于电池包不统一,底盘平台不统一,换电站、电池不能通用,标准化很难推进,意味着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
这一点上,蔚来表示,其将推出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及配套换电体系,并将对全行业开放共享。
不过,其他玩家也在关注这一赛道。
今年年初,宁德时代亲自下场,宣布加入换电阵营,其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有两座EVOGO换电站落地。
在车企端,吉利旗下睿蓝汽车在今年重庆车展上带来三款新车,均提供换电版本;上汽推出星云纯电系统架构,在此架构上开发的新车型均能选择换电模式。此外,北汽、上汽、长安、一汽奔腾等车企也已推出换电车型。
目前,宁德时代的换电块可以适用于从A00级到B级、C级的乘用车以及物流车,而上汽集团推出的“魔方”电池,也是一种标准化的动力电池系统,被认为是为推进其换电模式做铺垫。
此外,睿蓝汽车在全国已经有20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加盟,同时,到年底估计会在23个城市有200多座换电站。
一个个强敌的进场,使得蔚来以往在换电领域“肆意厮杀”的场面,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难以得见。
这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当大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换电体系及标准,那今后市场究竟该以谁的标准为准则?
公开资料显示,睿蓝技术团队参与了国家和行业换电标准的制定,迄今已发布换电相关标准30余项。显然,这个局面并不利好蔚来换电体系的发展。
特斯拉的事故烦恼,轮到了蔚来?
目前,蔚来的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及配套换电体系何时能落地还是未知数,能及时提升蔚来换电站利用率的,还得是其自身的用户基数。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蔚来的销量持续呈现疲软状态;今年上半年,蔚来“掉队”明显。
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上半年销量为50827辆,同比增长21%,已跌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位列第5名。
与此同时,对比位列前5的其他新势力企业,蔚来是唯一跌破100%增长率的车企,也与小鹏、理想拉开不小的差距。
最重要的,还是蔚来的产品力疲软问题。在熬过没有新产品的2021年后,2022年上半年,蔚来仍处在新老产品交替的尴尬期。
自3月末,蔚来新车ET7开始交付以来,该车型就一直处于产能爬坡期;而其发布的另一款新车ES7,目前还未进入交付阶段。
与此同时,长桥海豚投研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场对蔚来高端车需求疲软。
蔚来产品质量也多次遭到质疑。近半个月来,已有3人因为驾驶蔚来车辆遇难,尽管死因都与操作不当有关,但还是让蔚来的产品力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