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能不能不要处理他们。”80多岁的陈大伯(化名)面对民警,竟然开口给骗子求情,让民警都暗暗吃惊。
“他比我儿子还关心我,我都把他当‘干儿子’。”
陈大伯此时还不知道,他认的这个“干儿子”,手机里陈大伯的备注是“仆人4”。除了“仆人4”之外,“干儿子”还联系着更多的“仆人”。无不是通过假意嘘寒问暖,连哄带骗的方式,向老年人高价推销所谓的“名贵滋补品”。
让很多老人彻底感到伤心的是,那些自己用养老金退休金买的滋补品,经鉴定只是含有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剂的东西,百害而无一利。
近日,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经初步调查,该案团伙非法获利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其中绝大部分,为80岁以上的老人。
案子棘手之处还在于,像陈大伯这样的老人不止一个,有的人甚至放弃报案。民警胡立冬唏嘘不已:“这些‘保健品’跟保健完全不搭边,还伤身体。我也是老人家的孩子,真的到最后不忍心直接和老人说,只能让他们家属做工作。还有些老人,根本不肯来提供证据或者报案,怕家里人知道,怕家里人骂,这也大大增加了侦查难度。”
老爸在“干儿子”这里花了上万元
亲儿子最终发现不对劲
去年年底,钱塘区公安分局环食药大队收到市民陈先生(化名)的求助。
“我爸最近买了好多保健品,牌子我见都没见过。老头子承认说花了好多钱,能不能帮忙看看正不正规………”
民警很快找到了陈大伯。面对警察,陈大伯不像和儿子沟通那样支支吾吾,把大致情况讲的比较清楚。
87岁的陈大伯,在3年前的夏天认识了自称是某老年协会工作人员刘某。刘某当时是主动打电话来的,刘某先介绍了老年协会关爱老年人的政策,又试探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一听到陈大伯血压、血糖都比较高,刘某就跟唠家常开始推销。
“我最早就试着买了点‘降糖胶囊’,吃了之后,感觉确实有效。加上他的售后特别好,每天都打电话过来,问我身体情况好不好。”
独居老人陈大伯被刘某的热情打动了。陈大伯心里也有数,刘某卖的保健品价格逐渐走高,从50,到2000,最后上万,保健品越买越多,越卖越贵。
打心底,陈大伯把刘某当成了自己的“干儿子”。直到亲儿子发现,情况不对了。
“我去看我父亲的时候,发现他房间里多了一些‘保健品’。他说吃的有用,我想想也没当回事。后来家里跟进货一样,都堆起来了,而且这些东西牌子从来没听过。”
亲儿子的劝说效果甚微。陈大伯还有点愠怒,给儿子展示了对方寄来的赠品。“床单、餐具、古钱币等等,这都什么东西啊!老头子还和我说,他们微信一直在联系,不像是骗子。我不想和我爸吵架,只有报警。”
之后,钱塘区公安分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前往陈大伯家中取走“保健品”的样品。经检测,陈大伯购买的“保健品”中,含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剂成分。
进价5元卖出2000元
里面还有对人体有害成分
民警调查发现,这些‘保健品’,进货价格5元。被犯罪嫌疑人一包装,最高可以卖到2000元。
但这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最可恶的地方。为了让老人家“感受”到“保健品”有疗效,还添加了不少对人体,尤其是老人有害的成分,让老人家深信不疑。
正如民警所说,“这些嫌疑人嘴上说着关心,心里却比谁都狠心。”
像陈老伯买的药品经过分析得出,里面的添加剂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是什么?
西地那非,俗称“伟哥”!长期服用,对老年人心脏等会有不良影响,二甲双弧和格列本脲虽然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格列本脲,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