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女子网购“红葱”食用后致幻进了ICU,专家:属有毒菌类,慎食

小虹的爱人说,20日那天妻子从上午吐到晚上,一直神志不清,还出现呕吐、腹泄、胃痉挛和肠绞痛等症状。有一次他正在跟医生说话,小虹伸手去抓“小人”,把自己身上的针管搞掉了,血返了上来,他回来一看,地上全是血。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时小虹的脾气还变得非常暴躁。“平常她很温柔,醒来那一瞬间,她发现自己身上插着很多管线和针头,就很粗暴地直接把它们全部拔下来。”她还想拔插在腿上的透析管,爱人急忙把她控制住,医生差一点就要给她用束缚装置了。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网购的“红葱” 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时候小虹的幻觉还没消失,竟然可以在窗帘、床周围等地方看到很多壁画和短视频,很多卡通人物透着天花板和窗台看着她。她觉得很新奇,把这些东西说给家人,家人的表情很是惊愕。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虹中毒后还出现散瞳的症状,两只眼睛有很严重的斗鸡眼,看东西有重影。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21日下午,她又被推进ICU进行第二次透析,之后幻觉减弱了一点。22日下午第三次透析,幻觉和重影才慢慢消失。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院之后,小虹感觉身体比以前更虚,气血更乏力,更容易犯困。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只要听到这个蘑菇的名字,就会不由自主犯恶心。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曾经就中毒问题跟商家沟通过,商家声称她的做法不对,之后再也不回复消息了。因为商家事前确实提醒过红葱有毒,她完完全全按照商家说的方法做的,却中了毒,不知道商家是否应该对此负责。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重庆的小菁(化名)最近也因为网购红葱而中毒致幻。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菁不是第一次吃红葱,往年都会网购一些吃,从来没有出过问题。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红葱上市后,她又在网购平台上买了一斤,卖家当时给了一张烹制指南,说做熟就可以吃了。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菁收到红葱,中午做好之后和父母一起吃。起初没有什么问题,到了晚上,一关灯她就出现幻觉。她看到花朵之类的丝带,蜘蛛网飘到脸上,还有大头人偶在眼前翻滚,“幻觉挺吓人的。”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家三口吃红葱,但只有她一个人中毒。家人匆忙在凌晨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给她抽血化验了肝功能,然后输了液,打了止吐针,折腾到早上才回家。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的症状比小虹轻一点,但在去医院的时候,她已处于迷糊状态,出院之后,幻觉持续了两三天才消失。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不知道中毒的原因出在哪里,当时把红葱下锅炒了25分钟,猜测“可能是炒煳了,油没有放很多。”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菁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吃红葱了。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2016年发现红葱是中国特有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散发出的气味接近葱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红葱,发现有很多商家在出售,每斤价格每斤100元左右,并且商家标明红葱都是当天采摘、冷链配送、新鲜直达。客服表示红葱有“微毒”,一定要注意煮熟后才可以食用,并且发了一个烹制方法,要求水开后煮25分钟以上。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网上仍有很多商家售卖红葱 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广西大学生态学博士生刘骏杰对菌物有深入研究,他看到小虹发的红葱照片,迅速确定了它的种属:兰茂牛肝菌。他告诉记者,兰茂牛肝菌属于一种见手青,红葱是它的俗称。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骏杰说,人们原来一直以为兰茂牛肝菌是美洲的双色牛肝菌,后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著名菌物专家杨祝良的团队发现它是中国本土的新属新种,2016年以兰茂为名作为新属新种发表,以纪念牛肝菌的命名者、明代中医药学著作《滇南本草》作者兰茂。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顾名思义,“见手青”之名的由来是其菌体一旦被触摸,受压的接触面分泌出的汁液会氧化成青紫色。其实菌体不止有分泌青色汁液的,还有变粉、黄、红、紫、黑等多种外观色彩的,每一种色彩类别又有数个小品种,起码包括数十种牛肝菌。普通人难以分辨它们的准确种属,就按照颜色把它们叫成红见手、白见手、紫见手、粉见手之类。采获量最大的浅色和红色见手青被当地人统称为葱菌,分为白葱菌(浅色见手青)和红葱菌(红色见手青)两大类,名称由来也很简单——这类菌子散发出的气味接近葱的味道。19l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红见手也包括好几种牛肝菌,兰茂牛肝菌是其中之一。见手青种类复杂,并不是全部有毒。但是,兰茂牛肝菌有毒众所周知。

相关阅读:

  • 牛肝菌有毒吗
  • 喝豆浆禁忌什么一起吃
  • 杀蟑胶饵放卧室会中毒吗
  • 吃了烂生姜几小时后中毒
  • 桑葚吃多了会食物中毒吗
  • 吃河豚会不会中毒
  • 湿米粉中毒后会自行痊愈吗
  • 樱桃核裂开吃了会不会中毒
  • 山竹一天吃20个会中毒吗
  • 自酿葡萄酒中毒多久发作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