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胡一刀&小虎刀
当澳大利亚为中方可能取消对澳煤炭进口禁令,直言传出“好消息”时;当首批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抵达中国,澳企业界对这一变化非常欢迎时,一个相反的信号也在传来。
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日前访问美国,开启了四天的访问。
在这场访问中,马尔斯频频发出澳大利亚新政府上任后,澳官方“对华罕见强硬”信息。
马尔斯一边承诺“增强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以避免在印太地区出现 “灾难性的威慑失败”。
一边还呼吁美国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渲染“合力遏制中国”。
尤其是在马尔斯与美国防长奥斯汀的“闭门会谈”中,据称双方达成了一项战略文件,其中6次提及中国,称“中国给美澳带来重大挑战”。而为了与美国形成更深的军事捆绑,澳大利亚可能与美国达成了某些“私下承诺”。
有澳大利亚前官员质疑,澳大利亚交出主权,将其最关键的国家责任——独立的战争决策交给美国。
01
澳大利亚人快吃不起生菜了。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亚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增幅创2001年以来新高。
据预测,澳大利亚第二季度的核心通胀率切尾均值可能会录得30多年来的最快升速。今年年底前澳大利亚通胀率可能将至7%。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传来了一些对澳大利亚经济而言的好消息。
17日澳大利亚财长查尔默斯称,中方对澳的煤炭禁令有可能取消,这对澳洲出口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查尔默斯还说,希望这种松动能放宽到其他产品。
此前,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集团发了一份声明,从西澳赫兰港装载铁矿石的维多利亚号货轮启程两周后,近日抵达中国主要的铁矿石贸易港口日照港。
在这批最新的铁矿石运至中国港口之后,必和必拓的上海分公司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这家百年巨头要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首批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专家表示,人民币铁矿石贸易的推出标志着作为全球矿业的巨头公司向中国市场靠拢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澳经贸关系回温,对于深受通胀之苦的澳大利亚来说无疑是积极的,澳企业界对这种变动非常欢迎,甚至有些澳大利亚媒体提出,澳大利亚应该取消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贸易制裁的申诉。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21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1%,中国从澳进口同比上升了40.6%,达到1648亿美元。
今年5月,澳大利亚举行联邦大选,工党政府上台后着手对华接触,双边关系从深度冻结,到得见微光,出现了一些解冻回暖的迹象:
阿尔巴内塞胜选后,中方领导人向其致贺电,阿亦复信表示感谢,这被视为两国关系“转暖”的前兆;
6月12日,中澳国防部长在参加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进行一对一会谈,打破了自2020年1月以来两国高层“零接触”的纪录,澳防长马尔斯表示,双方进行了“充分又坦诚的交流”,称会面为“关键的第一步”,改善中澳关系的“大门已经敞开”;
6月30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澳驻华大使傅关汉,双方就中澳关系深入交换意见,澳媒评论称其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信号”,是“工党经营复杂外交关系迈出的又一步”;
7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进行会见,黄英贤表示,中澳“确有不同”、双边关系“存在挑战”,但澳大利亚正努力通过冷静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接触”是稳定中澳关系的必由之路。
但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形容澳大利亚似乎在对华关系上采取“退一步、进两步”的修复策略。
阿尔巴内塞6月28日接受采访时提及台海问题,称若北京以武力犯台,可能会遭受与俄罗斯一样相同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