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 斯克拉夫顿认为,在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里,很可能马尔斯主张澳大利亚交出主权,将其最关键的国家责任——独立的战争决策——交给一个大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军事力量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因为澳大利亚国防军变成了美国的“外挂”,澳大利亚成为了美国军队的一个武装基地。
03
一位军事专家告诉“补壹刀”,在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遏制中国这个问题上,现在马尔斯和阿尔巴内塞政府的态度,与达顿和莫里森政府相比只是有小区别,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这跟澳大利亚目前的国民对华态度,以及亚太大的格局有关。澳大利亚政治精英、防务精英,乃至社会的主体人群,就是西方人,大部分祖上是从英国过去的,有的是后来父母来澳大利亚发展。所以,在政治运作、防务体系搭建都是西方那套。
而且,澳大利亚跟美国关系密切,并非只是因为利益的结合,而是他们本身之间本能地就会想到一起,心照不宣。这背后是两个国家的基本文化、价值观一致造成的,而且澳大利亚对当前亚太的格局判断跟美国也是一体的。
尤其是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加强合作,最近一两年澳大利亚在对华的态度上更加激进,它认为亚太形成了新的态势,澳大利亚要避免自己的后院被中国染指,只能跟着美国。因此我们看到在美国在亚太围堵中国时,主要的马前卒就是澳大利亚和日本。而且澳大利亚更甚,比日本更激进,更公开。
此外,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只有2600万左右。这说明澳大利亚的人口比较分散。而澳大利亚的现役军队大概是5、6万人。这样一来,确实美国可以将澳大利亚一些地方用于军事基地。当然这需要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议会批准等等程序性的东西。但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的。
这位专家表示,澳大利亚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它的军工企业就是起不来,它的水平与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都很大。但澳大利亚的想法是,我们没必要投入那么大力量来搞自己的原创性的研究,只要靠着美国或英国就行了。
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就是帮美英那些军工大公司打下手的。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就相当于澳大利亚这些防务企业是美英大军工企业的子公司,研发团队的一部分。这样靠着美英的带动,澳大利亚也在进步。比如“奥库斯”同盟,由美英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就是美英在扶持澳大利亚,形成了一种深度的捆绑。
如果真的有必要,澳大利亚可以给美国提供基地,包括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基地,那么美国的两栖作战部队和F-35战斗机,乃至一些轰炸机都可以加大在太平洋的部署,说白了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前沿基地。从美澳防务协议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外,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情报合作也是非常深入的,已经连成一体。而且,基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也可以为美国提供太空设施运行的监测基地,加强美国的太空感知能力。
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阿尔巴内塞政府和莫里森政府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主要这是澳大利亚军队负责的事情,他们跟美国的印太司令部有着深度协调,尤其是在应对台海和南海突发局势上。
所以,差别就是说和不说的问题,或者说多说少的问题。未来澳大利亚对台海和南海的卷入程度,取决于美国怎么介入。如果中美真的爆发深度对抗,美国在亚太的重要设施遭遇打击,那么澳大利亚肯定会进行后方支援、情报支援、基地支援等等。派不派兵,取决于最后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协商。
另一位澳大利亚问题专家告诉“补壹刀”,澳大利亚的对华思维,就不能单看国防部长怎么表态,也不能聚焦在两任国防部长都如此激进上,而是要意识到澳大利亚如今的对华认知是全政府的。
不仅国防部长如此,总理、外交部长等多个主要政治人物都是这样。当然,如今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2个月都不到,整体的战略、政策还没有完全形成。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正沿着前任政府的轨迹,在把自己跟美国的“印太战略”捆绑。
从国防部长本人的行动轨迹就能看出,他上台之后,先是去了香会,紧接着韩国、印度、北约峰会,最近又跑到美国,这说明澳大利亚是完全按照美国对它的期待,来进行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