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阿尔巴内塞表示,对于澳中外长近日会晤后中国对澳大利亚提出的所谓修复关系的四项要求,不会回应,强调只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做出回应。
7月14日,阿尔巴内塞接受当地电视台访问时表示,尽管所罗门群岛与中国早前签订令外界忧虑的安全协议,但他“非常有信心”,所罗门群岛不会出现中国的军事基地。
02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不久前在访问美国时,说的一些话,可能是新政府上任后,澳大利亚官方对华发出的“罕见强硬信号”。
这是马尔斯自上任以来首次飞往美国。在7月11日早些时候,马尔斯访美的首个活动是前往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敬献花圈,这也拉开了他为期四天访问的序幕。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马尔斯在华盛顿发表的首次演讲中说:“当今,对澳大利亚来说,没有比美国更重要的伙伴了。美澳联盟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
看看这“抱大腿”,也太公开、太肉麻了吧。
马尔斯还承认,与美国的联盟为澳大利亚提供了无法靠自己获得或开发的能力、技术及情报优势。他还警告说,“战略环境将变得更加严峻。在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中,这种持久伙伴关系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而这个“变得更加严峻”的原因,指的是所谓“中国军事威胁在亚太扩大”。
马尔斯也作出了一个重要表态,那就是承诺“增强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以避免在印太地区出现 “灾难性的威慑失败”。并向美国保证,工党新政府将完全致力于与华盛顿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灾难性的威慑失败”,这里是指威慑谁而失败呢?显然,还是指向中国。
而马尔斯说工党新政府要跟美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明摆着是在向“大哥”表忠心。希望美国一如既往地相信澳大利亚,新政府与之前莫里森政府在对美立场上没有差别。
《澳大利亚人报》也注意到,马尔斯承诺将在“击退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原因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一直寻求发展与岛屿国家的经济和安全联盟”。
从马尔斯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演讲中可以看到,其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呼吁美国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渲染“合力遏制中国”。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澳方认为必须打造更加有效的军事力量,能对中国形成威慑。
堪培拉也在考虑,其新的核动力潜艇究竟选择英国的设计方案还是美国的——这是上届莫里森政府签署的美英澳“奥库斯”三边安全协定形成的结果。马尔斯全力支持这个防务同盟,而且还认为,“威慑的核心就是水下能力”。
马尔斯还把中国的军事发展描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我们见到的……最大规模”。并称,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在印太地区出现的军事集结“为二战以来前所未见”。
马尔斯访美的重头戏是与美国防长奥斯汀会谈。据称, 这场会谈是闭门性质的,双方在会后发布了公开声明。但是,这一会谈的神秘色彩也引起很多猜测。
奥斯汀和马尔斯在会后都宣称,美澳联盟“牢不可破”。他们不仅将双方达成的战略文件视为一项“印太协定”,而且是“一项旨在积极维护美国和澳大利亚利益的重要伙伴关系”。这份文件针对性、指向性很明显。
有媒体透露,这次美澳防长在五角大楼会晤,也公布了美澳接下来的战略目标,非常值得关注。这份战略文件内容不多,但是6次提到中国。按理说,美澳的战略目标不应与中国有关,但事实上多次指向中俄,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对美澳构成两个重大挑战。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可持续发展与环保部前副部长、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前首席幕僚、顾问迈克 斯克拉夫顿撰文质疑称,美澳这次强调 “互换性”,对于澳大利亚军事力量的独立指挥和控制意味着什么?在发生危机时,美国人对澳大利亚军队的“可用性”有什么期望?民选政府决定战争的自由是否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