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改变:夜经济选择五环外,基建潮下沉到十八线小城
2021年1月,瑞幸咖啡发布了针对下沉市场的招募“新零售合作伙伴”计划,开放的城市中绝大多数都为三四线城市。
“下沉”、“下乡”,成了各大品牌关注的重点词汇。
以美妆日化这个品牌极强心智的赛道为例,众多中国本土品牌连锁,在被丝芙兰、屈臣氏等一线大牌围堵的激烈竞争中,找寻到了新的增长极。
不妨来猜猜看,安徽最大的本土化妆品连锁零售品牌是哪个?
没听过不奇怪,是一家叫美林美妆的本土品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本土品牌如今在安徽省内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家。
而且,对于如今专注于下沉市场的本土品牌来说,姿态摆得越低,玩法创新越潮。今年出现的即时零售浪潮,也在迅速席卷中国的县域市场。
从去年开始,美林美妆就在美团上搞起了30分钟送达的线上零售业务,将线上营业时间拉长到凌晨3点左右,与实体店铺完全同步,服务于夜间场景下更旺盛的消费需求。这项新业务启动3个月后,门店的订单量增长300%+,营业额翻了六倍。
数据显示:
过去12个月中,美团上“30分钟到家”的美妆日化店铺越来越多,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350座县城,美妆日化的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提升了83%,是全国整体增速的1.2倍。
变化,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
都说中国是基建大国,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围绕下沉市场的汹涌基建潮。
过去5年,中国新建或迁建了43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大多是三四线城市新建的中小机场。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显示,到2035年,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400个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目标。
因为,从1910年北京南苑机场开始算起,中国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总共建设了241个民用运输机场。相当于未来十五年,中国平均每年要新增10个机场。
纲要又说,未来“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机场,基本实现地级市之间当天可达”。这几乎等于宣告了未来这一轮机场基建潮的布局重点,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等机场密度相对不足的地方。
除了民用运输机场之外,县域地区的通用机场建设也是蒙眼狂奔。
以湖南为例。在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湖南发改委透露,近期湖南55个通用机场场址集中获批。而过去那么多年,湖南总共也才建成12个通用机场啊。
根据规划,到2035年,湖南将力争有将近80个机场可供通航起降,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湖南省“十四五”机场规划示意图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上,基建狂潮席卷大江南北。
除了机场基建潮之外,还有河道基建潮。
近年来,中国不断疏浚河流,拓展河道宽度,加大船舶吃水深度,长江珠江流域的支流航道等级节节升高。
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有了自己的高等级港口,有了通往四面八方的无水港,货物流通比过去十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
各省各地还不满足,将战场从自然航道转移人工航道,开启了多项世纪运河大工程。
江西准备修建赣粤运河、闽赣运河、浙赣运河、湘赣运河,广西规划修建平陆运河,湖南准备修建湘桂运河,安徽正在修建江淮运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速度更快,已实现了再次全线通水……
上述所有工程都不单单利好大城市,它们还经过中国内陆广阔的腹地,为县域的大逆袭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伴随着资本、信息、建设队伍、机器设备等涌入,县域经济迸发出来了强大的活力,对大品牌下沉以及人口回流,产生了吸引力。
去年底,粤东某县发布高学历人才引进计划,共计要求引进82位高学历人才(国内外双一流硕博学士)。在其收到的800多份申请中,共有全日制博士31名,全日制硕士700多名,其余均为双一流大学本科生和海外留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