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猝死”:2年赖账100万遭供应商起诉,签保密协议求和解
“咱们大部分人的工作就截止到今天了,7月28日……确实是讲这些也比较难讲出口,但是今天这个情形下也是很无奈来跟大家做这样的一个沟通。”一段每日优鲜HR的录音广为流传。
刚上市一年,首创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突然陷入“原地解散”危机之中。
7月28日,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公司突然被曝面临“解散危机”。每日优鲜APP在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已无法下单,在线客服页面显示暂无客服在线。
7月28日晚间,每日优鲜官网发布公告称,7月14日公司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山西东辉集团同意对其进行2亿元的股权投资。截至28日,该交易尚未完成,公司也未收到山西东辉的任何资金。因此,公司不得不对其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包括暂时关闭前置仓的极速达服务,并优化员工。
公告称,预计这些重大调整将对公司的财务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9个月,前置仓业务贡献了公司总净收入的85%。公司将根据融资和其业务的发展决定是否以及何时重新开放极速达业务。公司将全力维持次日达业务、智能生鲜业务和零售云业务的正常运营。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0月,由Missfresh HK Limited全资持股。2015年,在一二线城市首创“前置仓”生鲜到家的商业模式,推出“最快30分钟达”服务。每日优鲜于2021年6月在美股上市,但上市当日遭遇破发,随后股价一路下跌。
今年以来,每日优鲜负面缠身。包括供应商欠款不断、收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函、3天连续关闭9城业务等,今年以来每日优鲜股价下跌97.3%,截至7月28日收盘,每日优鲜报0.14美元,跌42.55%。7月29日美股盘前,每日优鲜跌逾7%。
7月29日,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否认“跑路传闻”,称自己一直在国内。
资金链突然断裂,员工原地解散
7月28日,有消息称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内部宣布公司解散。
当天晚间,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有内部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有同事在职。也有员工称,公司并未完全解散,网传不实。
据网传的每日优鲜HR与员工的沟通录音显示,公司新一轮融资尚未到账,无法于约定期限支付员工被拖欠工资。HR称,会努力争取发放,还有一些其他的变现路径,比如一些实物的资产和股权。
在网传的录音中,每日优鲜的HR表示,大部分人的工作截至7月28日,HR会在后续成立专属小组,包括离职证明的获取、离职背调的配合协同,都会有一系列的流程公示。员工7月的社保和公积金等公司会按规定缴纳,但从8月份开始,需要员工自行处理。目前公司调拨工资的优先顺序是先员工工资,而工资中的优先序列是先社保缴纳。
但对于工资何时发放,HR表示没有能力回答。此外本来今天承诺的前几个月工资也暂时无法发放。
多位员工告诉记者,该录音情况属实。此前公司下发通知称,有员工反馈空气质量问题,为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办公环境,本周开启居家办公模式。
此外,一位接近每日优鲜水果采购的知情人士表示,其所在部门已宣布解散。
供应商眼中的每日优鲜:欠账,烧钱
资金面的紧张已经影响到了每日优鲜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一位生鲜电商业内人士指出,生鲜行业工资是小头,主要是供应链垫资、账期等问题。一旦出了消息,供应商就会大量来要账。
“欠了有两年了,大概100多万(元)。”7月28日,北京一家食品制造企业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每日优鲜拖欠其货款迟迟不支付,今年还曾向法院起诉每日优鲜。
但这家食品制造企业在起诉不久后就撤诉了。据该负责人透露,每日优鲜与他们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了一个还款日期。但该负责人也坦言,“这个说不好。他有钱好说,问题他一宣布破产,那不是没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