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奖”和“蜗牛奖”首次亮相,是在2020年10月8日,滨海县召开的10月份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上。“金牛奖”的奖杯是一头金色的牛站在同色系的支撑柱上;“蜗牛奖”的奖杯则是一只银色的蜗牛,趴在一块三角形的黑色斜坡上。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发现,首次评选中,三个在“两重一实”工作、农房改善工作、收入预算执行工作等三类工作中工作效果较好、推进速度较快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作质量在全县列第一位的两个单位获得了“金牛奖”。与之相对,四个项目推进时间较长、工作完成度较低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作质量名列倒数后两位的单位,获得了“蜗牛奖”。
为获得“金牛奖”单位颁奖的,是时任滨海县委书记孙轶。时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吴启标则为获得“蜗牛奖”的单位颁奖。
在历经2020年10月、2020年12月、2021年7月、2021年12月的四次评选后,2022年7月12日,即公布“躺平者”名单前半个月,滨海县颁发了第五届“奔牛奖”“蜗牛奖”。这一次,在临港产业项目招引、重大项目推进、预算执行、信访稳定等四类工作中,表现较好的5个单位和较差的4个单位,分别获奖。
2022年7月12日,滨海县委副书记李杰为获得“蜗牛奖”的四个单位颁奖。(滨海县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图)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看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评选“躺平者”,“完全是低水平的”。
毛寿龙表示,“躺平”的评价和群众推选的方式,都不够专业。他解释称:“‘躺平’代表合格、不合格、还是差?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合格,凭什么被评选为‘躺平者’?如果绩效不合格,那么该处分就处分,也不应该用群众推选的方式来评选,就像我们不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
毛寿龙表示,但该制度的实施属于内部组织管理,从组织程序而言是可行的。滨海和景宁两地负责评选的部门不同,表现出两地监督的主要方面不同,“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部门都可以监督,但这种方式从专业角度来说不足取。”
但在马亮看来,无论是“蜗牛奖”,还是“躺平者”,其本质都是负面激励,这是公务员管理中常见的手段。他表示,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一些常见的电视问政节目、“末位淘汰制”等,都属于负面激励措施。
不过,马亮亦表示,要谨防负面激励措施被滥用,成为“摊派式指标管理”。
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南方周末实习生 余颖欣 祝越 张铭祖 沈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