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邻国都这么拼吗?印度航母交付,韩国大驱下水、战机出口欧洲
有军迷分析,“正祖大王”号的板材预处理和切割工作,可能是在2020年2月份开始的,前期建造、包括分段搭建阶段在2021年10月份结束,当月正式铺设了“正祖大王”号的龙骨。目前,韩国海军称,“正祖大王”号可能在2024年服役。这么算下来,这艘舰从签署建造合同,到加入战斗序列,总时间大约5年。
与之相比,中国055型首舰“南昌”号,从2014年底开始建造,2017年6月份下水,2020年1月份正式服役,总建造周期可能是6年。如果这么看来,“正祖大王”号的孕育周期比“南昌”号还短些。
7月28日,“正祖大王”号下水,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连砍4刀才砍断缆绳
韩国网友还号称,“正祖大王”号已经是亚洲国家建造的第一驱逐舰。在海叔看来,这艘比前型“世宗大王”号长了4米,达到170米长,排水量可能在12000吨以上的大驱逐舰,确实在火力、中程导弹拦截力等方面可圈可点,不可小觑。可中国军迷大可不必怀有长韩国志气之心。目前,中国的055大驱随着“延安”号入役,达到6艘,下一步生产计划似乎停止。这意味着什么呢?无非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中国的航母编队计划,暂时不需要更多的万吨大驱。这意味着中国的万吨大驱是总体上服务于航母编队的。至于一般战备值班任务,以及其他任务,大可以用中小型舰只去单打独斗。
第二种可能性,未来将有更新型号的中国国产大型驱逐舰。055型或许已经完成了建造使命。
毫无疑问,中国海军与韩国海军的建军思路、备战意图都不尽相同。我们没必要在类似单品上硬要与之一较高下。
3
在印度、韩国都有大船或交付、或下水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韩国成品飞机首次进军欧洲市场,向波兰出口48架FA-50轻型战机、价值30亿美元。
有网友称,这款飞机看着还不如中国的歼-10呢。
韩国生产的FA-50飞机
确实,韩国生产的FA-50有着“缩小版F-16”之称,但这并不是一个贬义之说。本身,FA-50的比较对象既不是中国产歼-10,也不是美国的F-16。其如今以比F-16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北约国家的采购合同,某种程度也显示了韩国军工的能力。毕竟,北约采购军品有着一些严格规范。
除了飞机之外,7月27日,波兰国防部还表示,要引进980辆韩国产K2战车、648门韩国产K-9自行火炮。
这数额可真不小!
一个欧洲国家,要从位于东亚的韩国进口这么多军工装备,这确实也显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啊,世道在变。我们不妨时时留意这些事态的变化。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相信中国的军工行业对周边国家这些军工发展,会平常心以对,在看到亚洲邻国那么拼的时候,中国企业未来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更多优质的军工装备,为实现强军目标不断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军品出口行业也一定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