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建,吨位与长度均超越所有航母
我国正在打通“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8月8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这艘国产大型邮轮吨位与长度均超过所有航母。大型邮轮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其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国际化程度高,因此邮轮产业也被誉为在“移动的海上城市”。在它的撬动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已隐隐可见。
吨位与长度均超越所有航母
大型邮轮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全力推进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是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中国船舶工业在“摘取皇冠上最耀眼明珠”的征程上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8月8日,第二艘大型邮轮也正式开工建造。据中国水运网发布信息,为了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2020)破舱稳性要求,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相较第一艘(H1508)船延长了17.4米,船体总长达341米,型宽37.2米,总吨位约14.2万,设计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大航速22.7海里/小时,乘客舱室2144间,较首制船增加19间。
据悉,这艘邮轮的吨位与长度均超过所有航母。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为美国“福特”号,其全长332.8米,吨位约为10万。
同时,为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排放规范,H1509新增2个脱硫塔和SCR系统,是一艘绿色环保型邮轮。船上同样配置了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以满足乘客一切生活和娱乐需求。
与首制邮轮相比,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周期压缩了整整6个月。得益于首制邮轮广泛合作和自主创新所形成的技术知识积淀,各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目前邮轮详细设计已完成约40%,生产设计模型平衡和结构生产设计发图工作全面启动。
预计涉及近万家供应商
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国际化程度高,乘数效应达1:14,属万亿级产业。
“对于中国船舶行业,邮轮市场是一个庞大未开垦的市场,具备非常好的商业价值。”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邮轮上要配备比较全面的生活设施,这对船舶工业配套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兼顾运行稳定性和船舶上的生活和娱乐等多个功能。但我国邮轮旅游业尚在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广阔的市场有待开发,而国产邮轮制造业的崛起,有利于我国在这个领域保持自主能力。”
在当前全球造船业深度调整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要由世界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邮轮更是战略必争领域。
一方面,大型邮轮建设将促进中国与世界多样化的经济联系。如本次开工建造H1509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已跨行业、跨地区寻源吸纳超过500家全球供应商,而在邮轮特有的内装领域,也与来自美国、意大利的54家服务商建立了合作;与全球领先的工程类软件研发企业和供应商海克斯康PPM联合开发了“三维一体化”设计软件,并在全船成功应用,成为全球首创。
另一方面,大型邮轮的建设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撬动力。当一艘大型邮轮造价超过10亿美元,配套供应链涉及100多家战略供应商、8000多家专业供应商,涵盖近120类成套设备、约2500万个零部件,其复杂程度是大飞机的10倍、高铁的50倍,单艘邮轮建造吸收劳动力超过1000万工时。而2018年全球邮轮船队规模433艘,邮轮乘客数2850万人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10万个,经济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
“邮轮工程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研发,还需要大量企业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甚至是跨领域多部门集成的团队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会撬动复杂的产业链,从而激发产业链上的经济活力。”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