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十答丨被拜登政府吹上天的芯片法案,对我国芯片业包藏什么祸心?
本期聚焦《芯片和科学法案》相关的落地问题,推进难点,潜在的影响面等话题的解读与分析。
划重点
- 1《芯片与科学法案》是大趋势中的阶段性结果,反过来也会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进程
- 2《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本质是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牢牢把握住芯片制造关键环节,结合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芯片设计产业,确保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链安全与全球影响力
- 3 《芯片与科学法案》中,2000多亿对基础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投入,对人才虹吸的效应,比527亿对芯片制造的直接补贴更值得重视
以下为十个关键问题:
一、芯片法案是什么?
涉及2800亿美元拨款的法案也被称为“芯片+”(CHIPS-plus)法案,包括了美国参众两院筹划已久的527亿美元“芯片法案”、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研究以及其他技术研发活动。
二、芯片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芯片与科学法案》是用大量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提高美国国内的芯片制造产能以及技术研发能力,把半导体产业制造部分引入、留在美国。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日本近乎垄断了半导体所需的特种化工原材料;晶圆生产制造封装测试能力,几乎被台湾地区、韩国所垄断。美国在芯片设计领域是非常强的,但是产品的最终生产制造几乎要依赖于类似于三星、台积电这样的生产制造公司。将制造环节引入美国,既能保证美国本国的产业链安全,又能实现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全面掌控。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位于信息技术产业的最上游,对芯片各环节的全面掌控,就意味着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全面把握。
三、芯片法案包含哪些重要具体内容?
“芯片法案”的527亿美元预算将大部分拨给美国芯片制造商,供它们建设工厂生产芯片组件等,同时还提供为期4年的减免25%税收政策,此外也包括拨款5亿美元用于国际间安全通信计划、拨款2亿美元用于工人培训等计划;
剩余超过2000亿美元的预算将用于资助“研究与创新”,比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研究投入约2000亿美元,同时投入10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20个“区域技术中心”,投入数十亿美元促进基础研究及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等。
四、芯片法案中有无针对特定国家地区的条款?
有,具体条款如下:
禁止接受联邦奖励资金的企业,在那些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特定国家扩建或新建某些先进半导体*的新产能。
禁止接受CHIPS法案资助的公司在中国和其他特别关切国家的扩建某些关键芯片制造。
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或未能修正违规状况的公司,可能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
另外,如果半导体企业为了扩大该国市场而增产传统半导体,则不受该法案限制。
但是,这些条款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也意味着,美国的立法机构授权美国的行政机构,可以用这些条款去限制包含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法案特别特提到了中国,但也包含其他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关切“的国家。这为未来行政机构打压竞争对手提供了操作空间。
五、美国本土企业哪些受益?是否全部为支持态度?
首先受益的是IDM企业,比如英特尔、美光、德州仪器,这些企业会自主设计并加工生产芯片,之后进行销售。它们的高端制程的工厂,大部分在美国国内或科技较落后国家,《芯片法案》中对受补助企业的限制约束条件,这些企业触碰红线的机会较少,受限风险低,获益较高。
另外,美国本土的Foundry企业(晶圆代工企业),例如GlobalFoundries,理论上是直接的受益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不存在地缘冲突,对公司股东来讲,在市占率逐步下跌的当下,寻找到一个好买家(例如中国的资本,溢价会更高)被并购,可能会获利更快、更大、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