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想要证明的是享有口碑但是缺乏证据的现实冲突理论(RCT):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就会进入“部落民”模式并自发组成群体,将自己的社会身份看得无比重要,此时就会“为了部落”而不可避免地爆发“部落”间冲突。
换句话说,Sherif认为人类的群体冲突,比如战争、民族矛盾皆始于有限的资源,这不是人性的善恶可以扭转的。他还认为,要消除群体间的冲突,只要站在上帝视角进行一种特殊的设置就可以了,这个我们之后会讲。
当然,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Sherif 挑选的参与者都极为相似。这些孩子的智商、身高、体重乃至家庭背景都是类似的,他们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家长都是新教徒、家庭收入属于中产阶级的水平。这22个男孩还被随机分到了两个组里。

罗伯斯山洞实验的参与者。图片来源:Archives fo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ology
他的实验分三步走。
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团队内部破冰阶段,实验者设置了一些集体游戏,比如奖金为10美元的寻宝任务。在这个阶段,两个队伍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在一周后,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每个队伍都自发地出现了自组织性:出现了领导、出现了高低阶级,也出现了团队内部的规范。他们甚至还给自己的队伍起了名字:响尾蛇队和老鹰队。

响尾蛇队的旗帜。图片来源:Archives fo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ology
第二个阶段是矛盾和冲突的阶段。实验者制造了类似鱿鱼游戏的零和博弈。冲突阶段的任务包括棒球、拔河、橄榄球。就像《鱿鱼游戏》一样,大奖被放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显著位置上。

第二阶段的活动。图片来源:Archives fo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ology
在一开始的拔河比赛中响尾蛇队获胜。和Sherif的预期一样,拔河失利后,老鹰队在当晚就撕烂了响尾蛇队的旗帜。不出意外,第二天两个队伍打了起来。
不过在第二天的棒球赛和拔河比赛中,老鹰队获胜。这次换响尾蛇队心有不甘了。他们在老鹰队睡觉的时候跑到老鹰队的营地里“砸场子”,他们掀翻了老鹰队的床、撕烂了他们的蚊帐、偷走了衣服和一些漫画书。老鹰队则在第二天进行了还击。他们拿着棍棒在响尾蛇队的营地里打砸,还把他们的袜子里填满了石头拿来当武器。

两队冲突的画面。图片来源:Archives fo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