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比赛里,老鹰队赢得了大奖。但是在短暂的庆祝后,响尾蛇队又过来闹事,还抢走了奖品。
总而言之,在持续的零和竞赛中,两队人马之间的争端都在不断地升级,他们都变得更加暴力也更加抱团,最后到达了互约群架的程度。除了动手之外,他们还互相辱骂,并为自己这一队的失败找借口,比如棒球棒不好用啦,响尾蛇队的人个头太大,不像是五年级的学生啦。
Sherif写道,他不知道原本的“社会中流砥柱”会变成这样邪恶而丑陋的人。

响尾蛇队对老鹰队的威胁:“老鹰队你们可能会赢,但是我们会让你们不好过。”图片来源:Muzafer Sherif et al (1954/1961),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闹到了这种程度还有可能和好如初么?
这就是第三步实验的目的了。最后的阶段里,Sherif 试图抹去两个队伍间的仇恨,消除这些孩子身上的暴戾。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一切冲突都是环境导致的,只要改变环境就能制造或消灭冲突。
研究者们首先尝试了一系列不涉及共同利益的和解法:让两队人一起娱乐,比如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但是这类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双方并不愿意交流,气氛还是相当冰冷。

图片来源:pixabay
于是实验者拿出了杀手锏,也就是文章一开头提到的Sherif试图证明的东西:超常目标(superordinate goal)。
超常目标指的是所有群体必须合作才能确保生存的共同目标,比如共同的敌人。根据现实冲突理论理论,只有在出现超常目标的情况下,对立的“部落”才会“放下屠刀”,立地合作。Sherif认为,超常目标是消除群体矛盾的唯一手段。
在这个实验里,超常目标被设定为重建营地的供水系统。原来,实验者们悄悄破坏了营地的水源。两队人必须通力合作,把盖在水源阀门上的石头搬走才行。

第三阶段的任务。图片来源:Archives fo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ology
超常目标一开始确实有用,两个队伍确实开展了合作。为了更有效率,他们还自发形成了人链,将石头一块块转移走。
但是,合作的效果似乎并不能维持。在共同的危机解决后,两队人马在吃饭时又开始用食物干仗。
接着,Sherif又设置了一段包含共同目标的“和平小镇”期:一起做饭、一起搭帐篷。最终气氛算是缓和下来了,响尾蛇队甚至还掏出了比赛里赢得的5美元,请老鹰队的小伙伴喝麦芽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