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课堂变成了一次采访课,同学们把各自好奇的问题向霜晚秋抛来。她分享了一个傈僳族女孩从布腊小学长大的故事,以及在溜索之外,一些从未向人吐露过的心事。江言回忆,她的语气比较平静,“好像与过去和解了。”
霜晚秋忘不了那一天,她和爸妈姐姐正在盖房子,阿爸站在梯子上码砖,阿妈在一边和水泥,她去另一个房间的电脑上查到了云南师大的录取结果,随后兴奋地冲出来报喜。不善言辞的父母一直在笑,霜晚秋从来没见过他们那么开心。
在回忆这个画面的细节时,她的眼里涨满了泪水。
霜晚秋和阿爸在怒江边捕鱼。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跨过那条江
布腊小学的孩子终于走出了大山。
“昆明是开阔的。”余来花这样形容,在怒江,视野是窄的,一眼望去都是山,而昆明不一样,“昆明一眼看不到头”。
很长时间里,霜晚秋觉得怒江的路太远了,她曾在六库读书,每周去学校得吃两片晕车药睡过去,才能熬过漫长的路途。
因为地理上的偏远闭塞,女孩们的父母一辈,从未走出怒江,甚至没离开过福贡。霜晚秋记得,她第一次去昆明上大学,最远只去过六库的阿爸开车带她去报到,他们为此专门请了一位“见过世面”的叔叔一起,足足开了12个小时才到达学校。大学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她开学后整整一个月都忘记了和家人联系。
江言也一直关注着女孩们的成长。了解到余燕恰的大学学费有政府资助后,她托朋友为余燕恰介绍了一份校园勤工俭学的工作补贴生活费;大三下学期,霜晚秋通过江言找到了一个摄像助理的岗位实习。
那是一部云南的人文纪录片。三个多月时间,霜晚秋跟着摄制组走访了元江、弥渡、大姚三台、香格里拉等地方。今年4月,纪录片在央视播出,霜晚秋的朋友圈珍藏了一张片尾工作人员名单的视频截图,“摄影”一栏里有她的署名。
7月27日,霜晚秋正在看爱心桥桥头的“手印墙”。当年参与募捐修桥的媒体人和捐助者在这面留下了签名和手印。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霜晚秋还想去更多地方,她在大学的课堂上接触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曾打算考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而眼下,她考虑的是尽快工作,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去一线城市更好的学校深造。”
从怒江走出,又决定回怒江成为了女孩们共同的选择。余来花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连我们都不回去,那谁会去建设怒江呢?”
尽管还没有毕业,余来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路,接下来正准备护理资格考试,明年攻读专升本,毕业后回怒江的医院成为一名护士。
几年前,怒江州人民医院和马吉乡结对帮扶,一位护士成为余来花的资助人,余来花管她叫阿姨。余来花在六库读高中时,每到周末,阿姨就把她接到家里改善伙食,有时也把她带去自己工作的医院,余来花耳濡目染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早早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今年7月,余来花在昆明一家医院成为实习护士。受访者供图
在媒体采访中,余燕恰也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或许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答案从未对人说起,余燕恰望着门外水声湍急的怒江有些出神。一年四季里,她最喜欢冬春之交的怒江,因为“那个季节的怒江是不怒的”,它有一种深邃如玉的静美。而在一天之中,又数清晨最佳,墨绿色的山尖尖沤在云里,曾在昆明的午夜入她梦来。
提到怒江的一切和儿时的生活时,余燕恰的表达欲是旺盛的。小时候的家在山上,她熟悉山上的几乎所有植物,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傈僳语名字;闲暇之余,余燕恰和姐姐一起放羊,她们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坐在树端可以拥有绝佳的视野。当羊群拱进别人家的菜地,余燕恰会哧溜一下从树上滑下来去制止。
在傈僳族的神话传说中,族人是“虎和猿的后代”,擅长山林攀援,为了跨过怒江天堑,他们从天上的彩虹得到灵感和启发,发明了溜索。
如今,余燕恰再也不溜索了,彩虹变成了真正的桥,怒江终结了溜索的历史。她依然被那份勇气所庇佑,千难万险她们都曾跨过,“未来也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