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正在自毁:禁运加剧了危机,世界其它地区从中受益
欧佩克+俄罗斯占全球石油供给的55%。5月5日,尽管消费国紧急呼吁,欧佩克仍然拒绝将其石油日产量的增加额提高到43.2万桶以上。而即便产量提高更多,也不足以弥补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颁布禁运后的缺口。
利用俄罗斯煤炭价打折,印度成为重要买家,今年3月的采购量达到104万吨,而 2021年全年为176万吨。
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了41.5%。3月7日,中国外交部长表示,两国友谊“坚如磐石”,“两国未来合作前景广阔”。目前,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其16% 的石油和 5% 的天然气。今年 2 月签署了额外供应 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协议,并规划建设多条天然气管道。2月底,中国取消了对俄罗斯小麦进口的限制。
禁运和新依赖
结果与预期目标相悖
根据“能源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独立能源智库,2019年在赫尔辛基成立)今年4 月 28 日的报告,尽管销量下降,但由于价格飙升,在俄乌战争的两个月期间,俄罗斯向欧盟出口化石燃料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中获利 620亿欧元,其中包括对欧盟出口约440 亿欧元。而俄罗斯 2021全年能源出口总收入为1400亿欧元。
与此同时,欧盟正危险地接近“滞胀”。即使是蓬勃的德国经济,其贸易顺差也大幅下跌。据德国联邦统计局(Destatis)的数据,今年3月德国贸易顺差暴跌至 32 亿欧元,2月为111亿欧元,1月为140 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停滞不前,正在经历自两德统一以来从未出现过的通货膨胀,达到7.3%。
欧盟“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亦遭受挫折。由于乌克兰危机导致天然气供应的风险,德国和几个欧洲国家(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意大利)已开始考虑暂停淘汰煤炭。
据欧洲统计局(Eurostat)的数据,2021年,欧盟进口煤炭中有70%来自俄罗斯,替代品很少。波兰是欧洲最后一个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它也从俄罗斯进口部分价格更低廉的动力煤。
在南非,煤炭生产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可预见的改善。美国仅向欧洲出口了占其出口总量15%的煤,出口煤的大部分销往亚洲。
气转煤需要对现有基础设施大规模改造,实现起来很困难,并将不可避免地对价格产生影响。
禁运导致欧盟新的依赖
今年3月25日,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在2022年底前以高于俄气的价格额外交付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这是当年交付220亿立方米基础上的补充。欧盟还保证到 2030年之前增加约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需求。
西欧为努力减少对俄依赖寻找替代方案,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欧洲的依赖仍旧存在,只是受益者换了。
依赖美国将是靠不住的,因为美国不太可能兑现承诺。尽管油价攀升,其石油产量在2022年4月底仍低于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为1190万桶/日。而 2019 年约为 1300万桶/日。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今年4月13日组织的一项能源调查显示,美国油气行业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增产,而是偿还债务和回报股东。
液化天然气出口增长是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而天然气出口正困扰着美国本土消费者,美国电力公司正在与中国和欧洲客户争夺天然气供应。
对金属原材料的依赖
欧委会和德国为摆脱化石燃料喊出的口号是加快开发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在没有任何事先研究的情况下,对原材料的新依赖可能会变得比欧洲想要防范的更严重。
开发新能源需要至少七种“绿色”资源(铝、钴、铜、锂、镍、银、锌),其主要生产国为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刚果、俄罗斯、智利、秘鲁、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此外,中国提供的“稀土”占世界产量的71%,远远领先于澳大利亚和美国。因此,欧盟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新依赖,特别是对中国的新依赖。
鲁汶大学 2022年4 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更具说服性,为了在 2050 年之前替代化石燃料并实现碳中和,欧盟将面对如下变化:
电动车和风机对锂的需求比目前需增多 35 倍
26倍以上的稀土
3倍的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