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四川部分主力水电厂见底。国网四川电力调控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剑表示,因高温干旱,全省水电发电能力下降五成以上。酷暑又带来了极大的用电压力,四川今年最大用电负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一增一减,还得保障输往外省的电量,四川顿时捉襟见肘。
为了电网安全,避免大面积灾难性停电,有序限电,成了最后的无奈之举。
嘉陵江洪崖洞段的江面因高温干涸,有人在河滩上骑起了自行车。图 / 视觉中国
2
高温下的突然停电,让所有人乱了阵脚。
8月19日,医生王勇志正在进行一台用时半小时的种植牙手术,钻孔直径达到3.6毫米时,诊所突然断电,备洞还没完成,他只能迅速消毒止血,助手当即联系了附近尚未停电的牙科诊所,20分钟内,患者躺在了新手术台上。
55岁的薛闻在四川达州开了近30年诊所,从18号开始,诊所每天要停电3小时,“二十多年了从未出现这种情况”,担心病人来诊所中暑,薛闻干脆关门回家。
因为限电,王昭开着自己的蔚来在成都市内转悠了一下午,从武侯区到高新区,所有充电桩都排起了长队,许多换电站甚至直接关门。特斯拉车主同样不好过,因错峰用电,成都14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只有2家在凌晨保持营业,早上7点就准时关闭,至于重庆的超充站则无一幸免,全部暂停服务。
夜里1点,王昭终于找到一家营业换电站。但比亚迪车主小乔没那么幸运,拼着最后一丝电,终于找到个充电桩,却因为限电无法使用,只能把车扔在路边,自己打车回家。
几乎所有的商业和办公场所都接到了有序限电的通知,关闭空调、电梯和大部分照明,或者采取轮番停电的措施。在四川广安,用了更直接的办法,政府要求大型商业综合体、KTV、洗脚房、麻将馆、游戏厅、电影院一律停业一周,超市、小卖部、水果店、药房等生活保障场所每晚6点就得停业。
停电的每分每秒,对于小生产者们来说都是损失。张和平在川东县城里开了一家三百多平方米的制衣厂,工厂16号就开始停电,生产线每天只能开工半天,但20多个工人的工资仍要照发,加上租金,每天要损失接近2000元。
在四川蓬莱镇,果农樊忠正望着满树的猕猴桃发呆,上市的季节,批发商的冷库却停止工作了,没法储存猕猴桃,也没人来农户家收货。
今年注定难熬,开春雨少,猕猴桃开不出花,授不了粉,到了8月,樊忠果园的产量只有1500斤,是去年的一半。尽管供不应求,猕猴桃的价格却没有迎来上涨,甚至一再下跌,疫情加上限电,保质期短的猕猴桃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库存,商家不敢出手。“一个小果子,就算我卖到2块钱1斤,也卖不出去了。”
四川是耕地面积522.72万公顷的农业大省,8月正是秋收的季节,下午三四点,袁昕的爷爷奶奶下了田地。丘陵逶迤的达州,稻田层层叠叠,难以使用大型机械,袁昕一家还在用传统的小型收割机。谷子已经熟透了,要抢在下雨天前收完,因为停电,收割机无法使用,顶着近40度的高温,爷爷奶奶只能用镰刀一把把割稻。在达州的另一头,陈星星看着家里打回来的谷子着急,“没有电脱粒,天又热,急都要急死了”。
四川省阆中市,为避高温,两位老人在凌晨收获水稻。图 / 视觉中国
发电机商家陈媛成了最忙的一批人。她有两个手机号,一天能接到将近2000个电话。宣布限电的当天,陈媛手里的800台发电机,直接被疯抢到全部售罄。发电机已经有价无市,一个30平方米的小超市,使用最小型的4千瓦发电机,一天400元不含运费,依旧有人抢着买。
即便能爽快给钱,也不一定能收到货,“要预定就得排队,没办法了”。陈媛正在从江苏、浙江紧急调货,过去她的发电机基本来自重庆,但现在重庆工厂同样面临停产状态。一个山东的同行对她不乏艳羡,“真是赚翻了”,他这几天调了不少发电机到川渝,但对比起陈媛“都是小钱”。
绝大部分人都逃不掉限电期间持续不断的高温。元岚形容最近的生活就像“狡兔三窟”,她住在绵阳,不定时停电,为了吹空调,她最多一天换了三个地方,父母家、公婆家、姥姥家。四川达州,何杉带着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躲进了巴山大峡谷避暑,一家人住进了景区酒店,两百多一天的房费,他们挤在一个房间里,一口气交了十天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