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停工的工厂,靠发电机支撑。图 / 受访者提供
也许只有成都高新区不会停下。这里已经是四川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代表性高地。到今天,成都互联网企业总数接近3000余家,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快手、爱奇艺等都在成都设立分部,还有16家从四川起家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8月22日早,在成都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赵城刚睁开眼,就收到了居家办公的信息。但他还是去了工位,和几位同事一起在没有空调的大楼里上班,另一位大厂员工也告诉每日人物,他们仍在工作,只是限电后,公司过了19点会关闭空调,白天的制冷量也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
4
生活仍在继续,川渝人正想办法从高温限电中获取喘息。
火锅店在照常营业。接到限电通知之后,成都人邬洁走出写字楼,4部电梯关了一半,步行走下20层楼,汗水沾湿她的衣襟,但她还是拨通朋友们的电话,决定去吃火锅。开着风扇的火锅店,竟然被挤得水泄不通,她排了20分钟,才吃上这顿晚餐。另一边,一位不愿意去火锅店感受高温的女孩,选择带全家出门吃自助露天串串,除了准备食材和炭火,她还买来了几个大冰块。
正值暑假,限电之后,孩子们没有别的场所可去,游泳池突然爆满。从下午4点,到晚上9点,不怕热的孩子们像下饺子一样泡进池子里。有小区干脆在游泳池里丢入大冰块,迅速给水降温。一家游泳馆的运营人员小杨,正在到处发帖,希望能够紧急招聘到兼职救生员。之前,这里有3个救生员,高峰时最多负责100多位顾客的安全。现在气温太高,人太多,救生员也吃不消了,不得不轮流上班。在招聘文案里,小杨打出了“江湖救急”几个字。
在水里,人们暂时忘记高温和限电。小芊选择去河边的麻将馆打麻将,温度会稍微低一点,只是,老手一摸,牌的质感都是不一样的,干燥得不行。以往的此刻,四川进入汛期,牌会有黏糊糊的潮意。在达州,为了避暑,一对70岁的老人宁愿走上50分钟,也要赶到河边,去抢一个歇凉的位子。
成都,市民泡在河水中打麻将避暑。图 / 视觉中国
停电并不能阻挡人们对麻将的热情。在成都,麻将馆依旧在运转。通知居家办公那天,人还没离开公司,王希的同事就悄悄给她比了个手势,“打麻将吗”,几乎是秒懂,王希回给了对方一个眼神,局就成了。她们去了附近的保利大厦,两个小时不到,突然停电,王希和朋友最后举着手机手电筒打完了剩余几圈。
曹晶所在的整个小区也遇上了停电,但楼下的麻将馆却灯火通明,“有人竟然开了发电机打麻将”。事实上,成都有接近30000家注册麻将馆,这个数字几乎可以对标江苏全省的棋牌室数量,还不包括小区里的私家麻将馆——曾经有个小区因为开了50多家麻将馆,一度被居民举报扰民,上了新闻。
摸黑的不止小芊,还有喜欢健身的于莉,灯和电视屏幕都被关闭,她干脆在黑暗中使用健身器材。敏敏则在没有空调的电影院,坚持看完了《明日战记》,电影放完,前面的男生站起来,背后已经全部湿透。还有的社区开始放映露天电影,草坪上站满拿着蒲扇扇风的人。杨黎看到,网吧门口,一些老人聚在这里吹空调,在洗浴中心里,她遇见了6位老人,其中一位还杵着拐杖。
这些消遣,承载着城市的生机。在曾经被切割开的高新区与老城区,因为停电,现代与古典又恢复了同一步调。川渝两地,城市在飞速发展,但属于巴蜀大地的洒脱、悠闲气质,始终没有被消磨。
只是现在,山火、缺电以及高温成了最紧迫的问题。晚上10点,50岁的石峰启程来到临近的重庆市万古镇,帮忙灭山火,他将工作到第二天早上7点。作为志愿者,他的任务是,和十几台消防车一起,用水泵把附近水库里的水抽起来,再运输上山。
在重庆,气温已经连续多日超过40度,小河沟已经枯竭,只有大一些的水库才能提供生产用水,灭火的难度大增。除万古镇外,重庆多地也在燃烧山火。而石峰的家里,也几乎一个月没有下雨,鱼塘已经干涸,为了让小鱼们也能度过夏天,他光抽水费就已经花了几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