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建交30周年:一场秘密谈判和一次特殊通报背后的建交内幕
1992年9月,中韩建交仅仅一个月之后,卢泰愚偕夫人和女儿正式访华。在这次访问中卢泰愚不只一次谈到,由于公务在身不能去山东寻根(卢泰愚自认是山东卢姓后裔)是他的最大遗憾,卸任后将再来中国。
张庭延担任了首任中国驻韩国大使。在任期间,他几次去寓所拜访卢泰愚,谈话中几乎没有一次不提到去中国“寻根”之事。
1998年,张庭延卸任大使之职。他记着卢泰愚的嘱托,回国后去山东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确认卢氏原系姜氏的分支,在韩国新罗时代移居全罗南道光州。
2000年6月,卢泰愚带夫人和女儿再次访华。这次他终于得偿所愿,访问了山东,在济南附件的卢庄祭扫了卢王墓,植下四株松柏留念。他应邀在山东省举办的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创立大会上讲话,说在他的一生中,能为促进韩中建交贡献一份力量,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张庭延1992年赴汉城履新时,两国之间尚未开通航线,去汉城只能绕道香港或东京,他选择了香港这条稍近一点的路线,1200公里的距离走了整整一天,而现在,如果事急甚至可以当天往返。他说,韩国人以前总说中国对他们来说是“近而远”的国家,现在如卢泰愚所希望的,两国已成为真正的近邻。
202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是建交当年的72倍。中国已连续18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韩贸易接近韩与美、日、欧贸易额总和。
张瑞杰和张庭延都与权丙铉成了朋友,经常来往,权丙铉每次来中国都会与他们相聚。权丙铉组织了一个韩国青年绿化团,每年都会到内蒙古帮助中国绿化,还在新栽的树上挂上写有张瑞杰和张庭延名字的牌子。
2000年之后,张瑞杰有一次去韩国出席论坛,与权丙铉重访华克山庄,但那里已经改建,当年的谈判之所不复存在。
(本文参考了钱其琛《外交十记》、张庭延和谭静所著《出使韩国》、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
记者:宋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