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下的南方秋粮保卫战:农户晚上七八点开始浇水,天亮后才停
赴田间驰援 专家田间指导
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消息显示,“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最大的威胁。”为此,在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的同时,农业农村部也开始部署抗旱夺丰收工作。到8月中旬,来自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十多个专家组、各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已进入田间地头,指导抗旱。
高温仍在继续。在湖北,气象数据显示,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可能持续到8月底。在重庆,刘峰钻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显示,晴天至少要持续到8月29日。“干旱高温的影响有三个特点,受灾程度旱地重于水田、丘陵重于平原、中稻重于晚稻。”在湖北调研旱情、指导抗旱的专家组总结道。
“个别地方,旱情还是很严重的。”在重庆指导抗旱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陈昶说,“当地的早稻收获较早,影响不大,但再生稻受到了影响。此外,山坡地上的经济作物,如柑橘、花椒等,影响较大,有些树叶、果实都干枯了,手一捏就碎了。”
8月17日,重庆大足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陈昶(右二)在田间指导抗旱。受访者供图
在刘峰钻的果园中,许多挂在枝头的果子,在酷烈的阳光中变得焦黑一片,“七八月份是中稻的关键期,也是橘子的关键期,正是果实膨大的时候。”刘峰钻说。来自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为刘峰钻支了很多招抗旱,比如搭黑色的防晒网、定点浇水、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等。
“在干旱时,叶面喷施一定的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提升抗旱效果。”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王克如介绍,“比如喷施钾肥,可以帮助植株提升抵抗力,在高温干旱中能坚持更长时间。”
在江西,专家建议,除保水源、灌深水、防病害之外,必须重视灾后管理,中稻也可以适量增施氮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
找水是关键 有人早有准备
8月25日,一位湖北种植户,走进自家的稻田中,1个月前插秧的晚稻,虽然还是绿茵茵一片,但没有长大多少。稻田中没有水,露出干涸的土壤,他用脚尖踢开土壤表面,几厘米的土层下,仍然是干的。“这块地的土是沙质的,所以没有裂开,普通的地里,土都裂开了。”
种植户告诉记者,地里的裂缝很宽很深,“抽烟的人,烟掉进裂缝都拿不出来。”
怎样抗旱救灾?最关键的还是水。
在江西万年县荷桥村,村书记邵波春告诉记者,这是一场真正的硬仗,从县到乡,再到村里,都在到处找水、抽水、浇水。
这样的场景,在此次南方旱情影响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上演,在江西瑞昌,消防车为丘陵地带的村民们送去了生活用水,而政府同时投入一千多万资金,用于购买各种抗旱设备,建设泵站。同样在江西的宜丰县,仅新购买的小型抽水泵就有170台。
在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旱情中的人们,在一个地下溶洞中找到了水源。用一周时间在溶洞内安装了一台深井泵,并用60多米的钢缆架引管道将水抽到地面两个10立方米的蓄水桶内,再由消防车将水运向各村。
8月中旬,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人们在地下溶洞安装了深井泵,引地下水抗旱。广元市朝天区宣传部供图
在江苏盱眙县牌坊村,村民们将原有的水井重新整理,打得更深,用地下水灌溉稻田,缓解了大部分稻田的旱情。
也有地方早有准备。在高温干旱的核心区重庆,大足区,早在五六月份,就早早把全区大大小小的水库水塘灌满了。
“2006年川渝大旱之后,我们这里就修建了很多人工水库,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预报南方可能少雨干旱。我们就把大小水库、各种水塘全灌满了。”王建康说。
8月24日早晨,天快亮了,重庆大足区,来自各个单位的人员,仍在帮助农民浇地抗旱。受访者供图
刘峰钻回忆,大足区最后一场透雨,还是6月24日下的,此后又下了两次小雨,但都不是有效降雨。到7月份,各个水库中开始抽水抗旱,“调水可能远一点儿,但至少能找到水。”
防高温热害 农户彻夜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