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财政部万字报告,透露下一步谋划增量工具,适时加力信号

为应对经济下行,今年中国推出一揽子稳经济举措力度超过2020年,而其中不少涉及财政政策。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持续发力?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8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回答了上述市场关心的问题。约2.2万字《报告》,详细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财政部公布的第三份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对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有所期待。《报告》称,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财政政策仍将持续发力。近期部分财政增量政策已明确,这包括税费支持政策小幅扩围,盘活5000多亿元地方政府存量专项债券额度等。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财政政策“三支箭”发力明显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全球当前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国自2008年以来,一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中近些年关键“一支箭”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从而激发市场活力。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中国推出2.64万亿元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并对部分行业实施缓缴社保费和制造业缓缴税费政策,这一系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空前。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报告》称,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多种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不断加大减负纾困力度,上半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5074亿元、办理退税18455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给企业减负的金额甚至超过2020年。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留抵退税等方式直接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紧张,减少企业倒闭,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稳定。另外还通过减税降费和缓缴社保等形式助企纾困,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稳定。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应对经济下行,需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这离不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资。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第二支箭”正是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重大基建项目,以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稳经济。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中国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并靠前发力,其中3.45万亿元用于项目的专项债基本在上半年发行完毕,按照国务院要求要在8月底基本使用完毕。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回应了社会关心的财政政策支出规模、力度、效果等问题。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专项债发行、使用、管理等重大信息。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报告》数据显示,1~6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支持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169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5777亿元、社会事业638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5296亿、农林水利2832亿元、生态环保1276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802亿元,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报告》认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较好保障了地方合理融资需求,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中的积极作用。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在需求收缩时通过基建投资稳定投资、通过车购税减免等刺激消费,有利于稳定总需求。kit拜客生活常识网

积极财政政策“第三支箭”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这包括适当增加赤字规模,盘活存量资源等来保持一定支出强度,缓解收支矛盾,释放积极信号。

相关阅读:

  • 财政收入包括哪些(2020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 部分地区4月财政收入下降,原因何在?财政部权威回应来了
  • 多地财政收入下降引关注,经济日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
  • 财政吃不消?第一个取消免费核酸的城市,出现了
  • 财政部:5月财政收入继续下降
  • 5月财政收支公布
  • 多个传统经济强市财政收入下滑,如何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
  • 四省份上半年财政收入逆势大增!原因有这些
  • 总理要求东部4省完成中央财政上缴任务,有何深意
  • 地方密集公布7月财政数据 这些中西部省份为何大幅增长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