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通过实施一揽子节电计划和能效项目,节约出一部分的用电空间)、分布式电源(可以自发自用,不用依赖电网供电)和储能资源(比如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的开发部署,可以低成本地实现电力平衡。因此,电力供应应急保障应优先采用成本低、见效快的需求响应措施,提升电力系统的保供能力。
图4电力应急供应保障措施时间表
多能源互联是为了提升能源系统的清洁性、灵活性、抗风险性,例如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多余电能通过电制氢转化为可以大规模、长时间储存的能源(如氢、氨、甲醇等),既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升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度,也能将平时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通过氢气发电、甲烷发电、天然气掺氢发电等方式用于应急时期的能源供应,实现灵活消纳多余可再生能源和储备应急资源的双赢。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袁家海. 中国电力供应安全的经济分析与保障路径研究[R]. 北京: 2020.
2.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数据统计 https://pmos.sc.sgcc.com.cn/pxf-information-public/#/pxf-information-public/layout
3.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http://jjxxw.cq.gov.cn/zwgk_213/jytafhgk/202206/t20220616_10819753_wap.html
4.四川水利发电 http://www.scslfd.com/go.htm?k=xing_ye_zi_xun&url=details&id=17976&ourl=wenzi_list
5.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717922
6.人民网 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22/0821/c379470-40089586.html
7.https://energy.utexas.edu/ercot-blackout-2021
制版编辑|姜丝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