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退市危机暂缓解,但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今年二季度,一些基金巨头对中概股进行了大幅减仓。根据已经披露完毕的基金报告,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上季度减持748万股阿里巴巴,老虎环球二季度减持京东1830万股,减仓比例达到37%。不过也有部分机构抄底中概股,如著名华尔街投资人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旗下对冲基金零点七二(Point 72)。
实际上,已有资金将对中概股的持仓转移到了港股。
以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阿里巴巴为例,依据港交所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CCASS)数据,截至2022年9月2日,阿里巴巴存于港交所中央结算的市值为136亿股,占阿里巴巴总股本211.9亿股的六成以上。在过去一年多,阿里巴巴香港流通股份增加了近四成。
金瑞基金旗下的金瑞基金中概互联网ETF(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下称“KWEB”)一度是海外资金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其自2021年12月开始将美国存托凭证换成港股。最新数据显示,港股占KWEB投资组合的70%以上,而2021年3月的比例仅为25%。
港股也成为越来越多内地公募基金南下的重要配置方向。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二季度,内地公募基金共持有港股市值4042亿元,较一季度增长27%。同时,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指数的ETF产品受到市场追捧,规模逆市增长。
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徐猛认为,整体上看,当前港股市场政策风险基本出清,具备左侧布局的时点优势。随着更多价值投资者加入,以及公募基金持续增持,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拾对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的信心,或将推动港股下半年迎来企稳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