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桶装水的盛行除了消费者追求更加高品质的饮用水之外,与包装饮用水企业的宣传引导也密切相关。1930年,德国人在青岛建立崂山瓶装矿泉水厂嵘山(崂山前身)矿泉水厂,开启了国内瓶装水的历史征程。此后,1965年龙川“霍山牌”的第一瓶天然矿泉水,1989年龙环公司(怡宝前身)的第一瓶纯净水,2000年农夫山泉发起的“天然水vs.纯净水”之战,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高端矿泉水品牌例如“水中贵族”百岁山、加多宝高端水品牌“昆仑山”、华彬集团的“芙丝”端水等,不断通过纯净度、矿物元素丰富度、泉水稀有度等系一系列营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实际上,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水的真实差异仍处于认知模糊甚至无法感知的阶段。
![](http://imgq8.q578.com/ef/0919/915473a56d3db8f8.jpg)
表:纯净水、天然水及天然矿泉水水源对比
回归到水的本质,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大自然的搬运工?将天然水从偏远山区中挖掘出来进行加工,再通过大小物流将水搬入商超便利等渠道中,赋之以美观的瓶身和包装陈列在货架上,这一系列活动涉及诸多能源的消耗,并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充足、安全,以及部分人群消费升级下富含营养元素的健康饮用水。
我国自建国起就一直致力于城市供水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3.2亿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达100.6万公里,供水普及率已达到99%,基本上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自来水的安全性,国家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城市供水条例》管理并监管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也明确了无毒无害、感官性状良好等水质标准,即使部分管道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问题,但只要烧开或者二次过滤净化就可以放心饮用。这些已经完善铺设于城市地下的自来水管线,它们全天24小时将水稳定、安全、及时地从各个城市的自来水厂送入各家各户。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烧水壶或者家用净水设备对自来水做进一步处理。当前的家用净水设备除了通过滤芯滤膜等技术帮助我们进一步过滤二次污染以外,还可以保留水中的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满足我们安全性和健康性的饮水需求。更重要的是,与瓶装/桶装水相比,净水设备可以大幅减少耗材的使用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从使用价值和社会效应上来看都是一种更优解。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净水设备可能带来的减排效果,我们从生产包装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对瓶装/桶装水的碳排放量做了大致估算:假设中国每年瓶装水销量在1千亿瓶左右,每年将产生近2,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生产环节和运输环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美国塑料回收协会(APR),生产1kg原生PET塑料树脂大约需排放2.23kg二氧化碳。假设都为550ml的瓶身,1kg PET塑料树脂大约可生产20个瓶身,即每550ml的瓶装水的瓶身在生产环节会产生112g二氧化碳。而在运输环节中,假设每瓶水从水源到工厂再到配送站的平均运输距离为1,000公里,一辆6.8米的货车(一次性可装载1.5万瓶550ml瓶装水)每百公里油耗约30升,每升汽油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5kg,即每瓶550ml瓶装水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g。也就是说,我们每消费一瓶550ml的水,就是在排放超过150g的二氧化碳。此外,瓶装水的浪费率约10-20%,对应了每年超万吨的水资源浪费。PET瓶回收时也会进一步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瓶装水在饮用环节和回收再利用环节也会进一步对环境造成负担。
矿泉机领导品牌“家里泉”也看到了以上问题,致力于为家庭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智能便捷的饮水解决方案。通过水质净化和酸碱度调节技术、4D杀菌技术、矿源甄选和识别技术、天然矿泉还原技术等,家里泉将天然矿泉水的生成、净化、饮用整个打通,让广大消费者在家一键喝上矿泉水。
![](http://imgq8.q578.com/ef/0919/9d0e31c117921b5b.jpg)
![](http://imgq8.q578.com/ef/0919/96defdb26345aada.jpg)
图:家里泉矿泉机产品
材料创新:葡萄酒瓶的降碳探索
数百年来,玻璃瓶一直都是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品质酒最好的容器。不仅仅是为了便于远距离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存储,玻璃瓶也逐渐被赋予超出容器本身的价值,瓶身的净重、形状、颜色等都成为一部分消费者衡量酒品质的标准。
尽管玻璃瓶有诸多优点且上游生产环节已相对成熟,但从环保的视角来看,其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远未尽如人意。从生产环节来看,玻璃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废弃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远超塑料、易拉罐、纸基覆膜(利乐包)等其他包装材料。根据南安普顿大学的一项关于《不同包装材料在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玻璃瓶对气温变化(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衡量)的影响程度是PET瓶的数十倍,即使是100%回收的玻璃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仍是PET瓶的数倍。根据《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每吨玻璃制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0.802~0.975吨之间,大致可估算每瓶葡萄酒瓶在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