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玻璃瓶仍面临回收不足的问题,加剧了玻璃瓶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中国目前的玻璃瓶回收率在30%左右,和美国相当,且国内近年的回收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玻璃回收价格低(废玻璃回收价200-500元/吨,废纸板回收价>1,500元/吨、塑料瓶回收价1,800-2,500元),且玻璃瓶回收后的清洗成本远高于新造玻璃瓶,缺乏回收逻辑。
此外,一瓶750ml的葡萄酒通常重量为1.5kg,而酒体本身的净重在750g左右,有些酒瓶的重量甚至重达1kg。因此当一瓶葡萄酒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在运输环节上一半甚至更多的能耗是消耗在了酒瓶上,而非酒体本身。而横向比较来看,承载相同体积酒体的其他包装材料例如纸盒、PET瓶等的重量仅是玻璃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分之一,运输能耗也将大幅缩减将近50%。
正是由于玻璃瓶后续的一系列碳排放问题,以及在全球碳中和策略的大环境下,近年来全球不少国际酒企先后推出了低碳环保型的酒瓶。例如:
玳慕香槟(Telmont Champage):2021年启动“以自然知名”的可持续项目,宣布了一系列减碳目标和措施,包括与法国玻璃品制造商Verallia合作启动轻量化酒瓶实验,目标将香槟瓶的重量从835g减轻至800g。
酩悦·轩尼诗(Moet Hennessy):2019年收购了法国嘉卢佩酒庄(Château Galoupet),并于今年推出了两款特殊包装的桃红葡萄酒Galoupet Cru Classé Rosé 2021与Galoupet Nomade 2021。前者采用了70%再生琥珀玻璃制成的酒瓶,后者则采用扁平rPET葡萄酒瓶,100%由海洋再生塑料制成。75cl容量的酒瓶,重量仅63g,不及玻璃酒瓶平均重量的九分之一。
醉鹅娘:国内新一代葡萄酒品牌醉鹅娘于2021年底推出了盒装红酒“每日红酒WineDaily”,采用盒中袋(Bag in box)的结构,酒体储存在复合膜内袋,再置入由可降解的BIB材料制成的瓦楞纸盒内。
虽然新型的葡萄酒包装一定程度降低了原有的仪式感,但当我们知道若将全球年销量300亿瓶的红酒瓶都替换成可降解材料(例如可降解纸盒)可减少超2,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时,是否可以多一个角度感受一瓶红酒的喜悦?
去包装化:拒绝面子消费,白酒退去外包装
酒的包装不仅仅停留在瓶身,外包装用料在各大酒品类尤其是白酒上的应用也不容小觑。国内各大知名白酒品牌包括茅台、剑南春、五粮液等的单支酒都有华丽精致的纸盒包装,以彰显国人宴请、送礼或收藏场景下的“气派”。国人对于白酒用纸盒包装这件事早已习以为常,而在海外,即使是顶级红酒品牌如罗曼尼-康帝也没有独立的单支纸盒包装。
2021年中国白酒销量为716万吨(其中单价超100元的中端及以上的白酒78万吨,其余低端白酒638万吨),若以单瓶500ml计算,对应销量160亿瓶。假设中端及以上产品采用纸盒包装,则对应17.3亿个纸盒。生产一个白酒纸盒对应的碳排放量大约在30-50g左右,若中高端白酒能省去纸盒包装,则可以减排5-10万吨二氧化碳。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已经有一些新兴酒企注意到了包装对于环境的压力。例如,新一代国民白酒品牌“光良”,已经开始杜绝独立纸盒包装的使用,将酒的品质进一步回归到酒本身,为碳减排做出一份贡献。
产品设计:从一次性包装到替换内芯,面霜的减塑之路
美妆个护行业在国内品牌崛起的近几年来,迎来了高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2018-2021年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从580亿元增长至7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面部护肤行业规模从2,234亿元增长至3,1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4%。但大量品牌的涌现将行业带入内卷的漩涡,大多数品牌都在通过更有质感的瓶身、更精美的说明卡片和纸盒包装来体现用料的舍得,在通过直播带货将各色新老产品快速销售出去之时,却鲜有人关注到这些瓶瓶罐罐的后续走向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面霜为例,为保证面霜活性成分的有效周期,玻璃瓶通常是首选。而为了匹配成分的稀缺性和差异化,瓶身通常会被定制成各种新奇的外观模样,大牌面霜甚至会采用喷漆工艺或者瓷瓶,赋以一瓶面霜尊贵的形象。这些包装用料在“美”的领域内无可厚非,但它们的生产和回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其实可以选择一种更低碳的方式,例如使用替换装、空瓶的二次利用、采用更简单且环保的瓶身材质以及包装材质等。仍然以面霜为例,面霜的市场规模约为500-600亿元,假设面霜的平均价格为300元/瓶,则目前面霜的年销量约2亿瓶;假设我们在第一次购买正装产品后都使用替换装,每年可节省2亿瓶瓶身,保守假设瓶身均为PET材质(生产1kg原生PET塑料树脂大约需排放2.23kg二氧化碳),则大致可减少20-3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实际的材质对应的碳排放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