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这到底是怎样的爆发,即使远在60亿光年的我们,都可以探测到,如此惊人的能量。
形成猜测
天文学家首先想到的是,恒星的爆发,超新星爆发。
但超新星的爆发也达不到这个级别呀。
除非,它将所有爆发的能量,都集中到一起。
我们知道哈,超新星的爆发是一个扩散的形式,它的能量是向四周各个方向释放。

超新星
所以如果,把这些四散的能量集中起来,形成如同光束这样的形式,那么,当这样被集中的能量指向我们时,便可以解释,如此高能的伽马闪光。

那要如何才能集中呢。
天文学家认为,这样的集中,应该是在大质量恒星发生爆发时,才能形成。
因为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后,其内核,会塌缩为一颗黑洞,那么当这颗黑洞形成时,它就会有一圈环绕的吸积盘,吸积盘会让黑洞产生强大的磁场,所以这个时候,磁场就会将这些能量集中到两极,从而射向宇宙,于是,就有了超高的能量束,伽马射线暴。

伽马射线暴形成示意
所以这样强大的能量爆发,往往也预示着,黑洞的产生,不过后来天文学家认为,形成磁星时,应该也会产生伽马射线暴。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观测表明,伽马射线暴的起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伽马射线暴虽然都是明亮的高能闪光,但以持续时间分类的话,天文学家发现,它存在两个不同的子类,即长于两秒的爆发和小于两秒的爆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暴和短暴。
对长暴的观测表明,它基本都是来自于星系中。恒星的形成区,这与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发理论一致。

长暴基本都在星云附近
但短暴却并不是这样,观测表明,它与超新星似乎毫无关联,它可能来自与另一种爆发,千新星。

哈勃观测到的短爆余晖,和千新星有关
并且,还和长暴不同的是,观测到的短暴,大多数都没有看到宿主星系,它好像是独自爆发于星际空间。
对此,天文学家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短暴的宿主星系可能太过微弱,我们无法观测到;二是,它们可能就是宇宙的流浪者,没有宿主星系。
千新星指的是致密天体的合并,像中子星和中子星,或者中子星和黑洞。

中子星碰撞示意
那么,当它们形成这样的致密天体之前,是已经,经历过了超新星爆发,所以超新星爆发可将它们轰出宿主星系,从而成为流量者,最后呢,在星际空间之中形成短暴。
最近研究(2022年7月)
这次的研究,就是为了了解短爆宿主星系的谜题。
在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是在100多个短暴中,挑选了31个无主候选者。

他们通过双子座望远镜,凯克天文台,哈勃望远镜以及其他强大的望远镜联合观测,最终是在这看似孤立的31个短暴中,找出了18个宿主星系,这些星系从距我们1.3亿光年到100亿光年不等,虽然还有13个没有找到,但这次的研究貌似意味着第一种可能。
我们没有看到短暴的宿主星系,可能就是因为宿主星系太过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