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逆势豪掷近400亿成上半年拿地冠军,专注杭州被称为“隐形城投”
滨江模式难出杭州
滨江模式并非“一招鲜吃遍天”。
“走出杭州,广阔天地大有可为。”2017年,一家券商研报曾用这样的标题来描述滨江外拓。彼时,戚金兴提出“三点一线”战略,杭州为大本营,深圳、上海为主战场。
2016年前后,滨江先是以34.65亿元,溢价率91.7%首次在上海拿地,随后拿到深圳龙华旧改项目。但前者的地王项目遭遇新房限价,售价未达预期;后者也遇到旧改政策变动,最终导致公司计提7.24亿元坏账。这意味着,滨江走出杭州的战略宣告失败。
多位杭州市场人士对作者表示,特殊的市场成就了滨江模式,戚老板亲力亲为,一旦外拓,哪怕是杭州以外的浙江地市市场,管理半径就很难跟上,销售去化速度、政府沟通能力等等都是疑问。
这一点,滨江在财报中也有提及,“如果内部的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跨区域经营风险”。
每年春节,滨江集团多达20天的超长假期,外加数万元不等的旅游/消费津贴,总能引来一波关注。更多时候,这家杭州区域公司并不总在聚光灯下。
上述深耕杭州本地的开发商人士对作者表示,滨江是江浙典型的家族企业,福利优厚,员工离职率很低,内部相对封闭,很难看到外部职业经理人空降,项目总以上级别均为内部培养,内部晋升也不容易,除非开辟新的区域战场。
截止2022年上半年,戚金兴持股41%,为滨江实控人。公司三名董事朱慧明、莫建华及李渊,自2003年即加入滨江。其中,总裁朱慧明、莫建华分别持股11.39%。戚金兴儿子戚加奇则持股1%。
和讯房产统计称,滨江2021年销售均价高达4.76万元,遥遥领先于一众房企,杭州新房成交均价则为3.46万元。擅长做中高端产品的滨江,在杭州市场的品牌力可见一斑。不过一旦走出大本营,品牌优势又剩几何?
此外,在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空间愈发缩窄、流摇楼盘同比攀升的趋势下,杭州新房市场能持续火热多久也是疑问。
财报显示,滨江在2021年浙江省内的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5.8%,来自杭州单一城市销售额贡献最高,达到59.38%。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前8月,滨江合约销售额927.5亿元,同比下滑19.8%。
掌舵者戚金兴当然也深知其中的风险。他在2021年提出“三省一市”战略,将浙江、江苏、广东和上海作为战略发展要地,并完成了对浙江11个地级市的全覆盖,还借道国资越秀地产首进广州项目。他们计划,今年滨江投资布局上,杭州占50%,浙江省内杭州外40%,省外10%。
不过,2022年行近第四季度,滨江在杭州买买买不停,拿到了31宗土地,省内金华、宁波各一宗,省外则为零。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