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联手多管齐下“保交楼”: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立军令状
绍兴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所有恒大在绍项目都在有序推进,我们也可以确保,在绍兴地区,所有项目,包括恒大项目保交楼没有问题。今年恒大项目计划完成保交楼1729套,已交付786套。
另外,陕西咸阳、四川遂宁提出“一对一帮扶”、“一对一挂联”。陕西咸阳要求,对在建项目在保质保量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按期交房。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认为,在中央提出保交楼以来,多城积极探索纾困模式,推进保交楼工作。其中,郑州作为首个针对“保交楼”问题制定出明确高效的治理方案的城市,体现出郑州对促进楼市恢复、化解房企风险、保障购房群体权益的决心,此举对市场信心的提振有着重大的助力作用,同时也将对其他存在交付压力的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
多地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盘活行业流动性
除了明确“保交楼”,近期以来,多地政府牵头,联动地方AMC、地方国企等多种形式的国有资本,共同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包括郑州、南宁、浙江、湖北、陕西、绍兴等省市明确设立纾困基金,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
以郑州为例,今年8月5日,《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正式发布,按照方案内容,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
按照运作方案,纾困基金作为母基金,通过撬动60%的社会资本共同形成盘活资金投入出险项目。
据《郑州日报》,截至9月17日,基金纾困项目达到7个,预计资金投入超过33亿元,目前纾困项目已陆续实现复工。
再以南宁为例,据南宁日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设立南宁市平稳房地产基金,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首笔出资已于8月18日完成缴付,后续资金将陆续到位,现已围绕“保交楼、稳民生”开展工作,对部分项目进行调研。
另据新华社报道,除地方政府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加速入场。继中国华融与阳光集团签署纾困重组协议后,中南控股与江苏资产8月10日宣布合作纾困。根据协议,江苏资产或其指定主体与中南控股或其指定主体共同设立规模20亿元、存续期3年的基金,用于中南控股及关联方投资的项目合作,包括存量债务重组、现有项目续建等。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内,纾困基金通过推动出险项目的收并购,解决了项目层面的风险问题。长期来看,纾困基金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联动市场盘活项目之后,为相关房企注入流动性,企业可将回笼的现金注入其他项目,进而重新盘活集团的整体流动性。当各地的基金推动本地项目逐步解困,出险企业也有望重振旗鼓,为行业再度稳定起到支撑作用。
同时,本次住建部强调“保交楼”专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明确当前专项借款跟进的节奏,进一步释放了积极信号。监管部门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落位,也将促使各地加快政策落地速度,保障项目复工复产,及时交付。
房企自救,表态“保交楼”
从企业自身来看,不少房企正努力寻求融资,并积极展开自救。
包括卓越集团、中骏集团、绿地控股等企业正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计划推进与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的合作。
据澎湃新闻了解,此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曾两次召集多家民营房企举行座谈会,探讨通过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增信支持的方式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据知情人士此前向澎湃新闻透露,首批获增信发债房企共8家,包括龙湖集团(00960.HK)、金地集团(600383.SH)、碧桂园(02007.HK)、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新城控股(601155.SH)、远洋集团(03377.HK)、美的置业(03990.HK)和滨江集团(002244.SZ)。
第二次座谈会,交易商协会召集了包括中南建设(000961.SZ)、金科股份(000656.SZ)、宝龙地产(01238.HK)、世茂集团(00813.HK)、富力地产(02777.HK)等多家民营房地产企业。